[发明专利]制动力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31292.1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一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184;B60T8/32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黄隶凡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力控制装置,其具备:目标加速度计算部,其基于获取到的加速踏板操作量计算第一目标加速度;传动系能力获取部,其获取传动系当前可产生的制动力;以及指示部,其对传动系及制动器进行指示以使得它们产生制动力,指示部在实现第一目标加速度的第一制动力为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以下的情况下,对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第一制动力,在第一制动力大于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的情况下,对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空气动力特性改善、发动机的低摩擦化、泵气损失降低等,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较小时的车辆减速度与从前相比变小。因此,例如日本特开2009-01868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即使没有由用户进行的制动器操作,只要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变小,就能够利用制动得到减速至规定速度的制动力。
发明内容
虽然如日本特开2009-018681所示,公开了在由用户进行的加速踏板及制动踏板的操作量为0或比较小的情况下对制动力进行补偿的内容,但并未充分研究适用于该情况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进行适当的制动力控制的制动力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一种制动力控制装置,其基于车辆的加速踏板操作量控制车辆的制动力,其具备:目标加速度计算部,其获取加速踏板操作量,作为制动力控制装置的第一处理而基于获取到的加速踏板操作量计算第一目标加速度;传动系能力获取部,其获取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以及指示部,其对传动系的控制部及制动器的控制部分别进行指示,使传动系及制动器各自产生制动力,指示部在实现作为第一处理中的第一目标加速度的第一制动力为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以下的情况下,对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第一制动力,在第一制动力大于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的情况下,对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对制动器的控制部指示产生相当于第一制动力与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之差的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针对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而补偿制动力。例如,如果针对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而能够得到与现有技术的空气动力特性等改善前的车辆大致相同程度的制动力,则能够降低习惯于驾驶现有技术的车辆的用户在驾驶时感觉到的不适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也可以是目标加速度计算部进而作为制动力控制装置的第二处理而基于获取到的加速踏板操作量计算出第二目标加速度,进而,在实现作为所述第二处理中的所述第二目标加速度的第二制动力超出所述第一制动力能实现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指示部对制动器驾驶员模型控制部指示产生相当于所述第二制动力与所述最大值之差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器驾驶员模型控制部搭载于车辆上、根据规定的车辆控制模型协同控制所述制动器的控制部及另外一个以上的设备,
在所述第二制动力的落在所述第一制动力的最大值为止的范围内的值为所述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指示部对所述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与所述第二制动力的落在所述第一制动力的最大值为止的范围内的值相当的制动力,
在所述第二制动力的落在所述第一制动力的最大值为止的范围内的值大于所述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的情况下,所述指示部对所述传动系的控制部指示产生所述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对所述制动器的控制部指示产生与(i)与所述第二制动力的落在所述第一制动力的最大值为止的范围内的值相当的制动力和(ii)所述传动系可产生的制动力这两个制动力之差相当的制动力。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针对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而产生与上述第一制动力不同的第二制动力,能够应对例如通过加速踏板的操作而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的新操作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也可以基于来自外部的切换指示而对执行第一处理及第二处理的哪一个处理进行切换。
根据上述方式,用户能够根据偏好选择操作方式,便利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