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31074.8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干;韦育强;盖云;杨山举;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乐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0;F17C13/02;F17C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气 液化天然气 加注 燃料罐 排放 混合罐 加液 混合处理 节能减排 压力输送 加气站 潜液泵 压缩机 再液化 储罐 预冷 燃烧 能源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及方法,涉及压力输送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储罐、潜液泵、混合罐、压缩机撬和燃料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燃料罐加液前先对所述系统进行预冷;b.对燃料罐进行加液。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及其方法能够将在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储罐中存在的闪蒸气经混合罐的混合处理后再液化,加注给用户带走,在用户侧燃烧用掉,这样可以将要放散的闪蒸气变废为宝,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加气站的排放损失,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压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石油仍是人类主要消费能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68.5%,石油占17.7%,天然气仅占4.7%,远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给大气环境埋下隐患。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越来越严,使得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LNG)得以发展,随着液化天然气(LNG)在作为汽车动力技术的使用,近年来我国LNG汽车加气站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LNG汽车加气站一般多采用的是全压式LNG储罐进行储气和灌装。LNG汽车加气站的储罐在储存中,随着吸收环境热量,将不可避免地产生闪蒸气(BOG)。现有LNG汽车加气站的工艺流程,大部分LNG储罐闪蒸气都是直接放散或者通过火炬燃烧进行处理,这会造成浪费和安全隐患。
如何有效减少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闪蒸气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NG储罐闪蒸气的处理方式会造成浪费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储罐、潜液泵、混合罐、压缩机撬和燃料罐,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液相入口、气相入口和液相出口,所述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潜液泵入口连通,储罐依次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与所述压缩机撬的入口连接,所述潜液泵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混合罐的液相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撬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混合罐的气相入口连通,所述混合罐的液相出口通过加液机与所述燃料罐和所述储罐分别连通;
所述加液机内设置有液相流量计、气相流量计、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混合罐的液相出口依次通过加液机的液相流量计和第一阀门与所述燃料罐连通,混合罐的液相出口依次通过加液机的液相流量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气相流量计与所述储罐连通;
所述加液机内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燃料罐依次经过加液机的单向阀、气相流量计、第六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所述储罐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液相入口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上部;所述气相入口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下部;所述液相出口设置在所述混合罐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罐为真空夹层保冷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一种减少液化天然气加注过程中闪蒸气排放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上述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燃料罐加液前先对所述系统进行预冷
先对潜液泵进行预冷,潜液泵预冷结束后,启动潜液泵,液化天然气从储罐依次经过潜液泵、混合罐、加液机后回到储罐,预冷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乐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乐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10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