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层拦截联合计算的突防解析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0116.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震;吴若非;蒋旭;杜亚卿;杨文;刘正堂;孙健;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80部队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层 拦截 联合 计算 突防 解析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突防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层拦截联合计算的突防解析模型,是在分析传统解析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模型差异基础上,通过对蒙特卡洛仿真框架进行分析,利用贝叶斯全概率建模的方法,从仿真框架逆推而得到新的解析计算模型;建立单层拦截模型,单层即一个阶段内考虑各环节相关性的突防模型,以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逐步完成建模;建立多层拦截模型,多层,即初、中、末多个阶段的联合拦截的突防模型,解决了考虑层间相关性的问题。本发明能够针对各类飞行器进行单层阶段拦截的计算,也可以进行多层及多阶段联合拦截的计算。使其超越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具备了结合多种不同评估准则开展突防/拦截效能分析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突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层拦截联合计算的突防解析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飞行器突防概率计算所采用的传统解析模型,由于不能考虑发现、跟踪、识别环节与拦截环节之间的相关性,在拦截器数量欠饱和时,突防概率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因为无法考虑飞行器飞行的初段、中段、末段拦截之间的相关性,无法实现多层阶段拦截联合计算。而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计算方法,由于建模考虑的随机事件很多,计算收敛所需实验步数多,计算时间很长,且由于仿真最终得到的是突防数量的期望值,不能在效能分析中讨论飞行器不同突防数量的概率信息,存在明显局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层拦截联合计算的突防解析模型。是由一种创新的突防计算建模方法建立的突防解析模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多层拦截联合计算的突防解析模型,是在分析传统解析计算模型和仿真计算模型差异基础上,通过对蒙特卡洛仿真框架进行分析,利用贝叶斯全概率建模的方法,从仿真框架逆推而得到新的解析计算模型;建模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1、建立单层拦截模型,单层,即一个阶段内考虑各环节相关性的突防模型,以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逐步完成建模:
1)最简问题建模,仅考虑发现概率;
2)进一步考虑诱饵;
3)进一步考虑跟踪、识别、拦截概率;
4)进一步考虑突防飞行器和拦截器可靠性;
5)进一步考虑多拦一策略。
2、建立多层拦截模型,多层,即初、中、末多个阶段的联合拦截的突防模型,解决了考虑层间相关性的问题;
1)对单层拦截突防解析模型进行分析,为解决层间相关性问题,对所有可能突防数进行概率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原单层模型进行改造并规范输入输出;在单层拦截突防模型基础上,完整构建适用于多层联合计算的考虑层间相关性的解析模型。
建立最终模型如下,数量为w、a、b的飞行器、I类诱饵、II类诱饵突防,通过单层拦截,wk个飞行器被拦截的概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880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88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