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火灾显示盘及火灾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9218.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吕超;杨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C1/10;G07C1/20;G08B17/00;G08B7/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二维码 火灾 显示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火灾显示盘及火灾监控方法,属于设备巡检技术领域,所示火灾显示盘包括:通信模块、动态二维码模块、存储模块、火灾状态监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屏幕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实现签到定位功能;动态二维码模块,用于对二维码数据进行编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接收的数据,及掉电后的数据恢复;火灾状态监控模块,用于对火灾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声光报警模块,用于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声光报警;屏幕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二维码及火灾状态;按键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用户输入信息。本发明除火灾报警功能外,还具有巡查签到与定位功能,有效提高了火灾显示设备的应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巡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火灾显示盘及火灾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显示盘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建筑或者民用建筑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火灾显示盘通常安装在楼梯口、消防电梯前室等出入口处,用于接收和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信息并可以发出声音、灯光警报的设备。火灾显示盘本身不连接任何探测器和模块等联动设备,只是将火灾故障的信息显示出来。正常情况下,火灾显示盘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无火灾的状况,警报装置处于无报警状态。火灾情况下,消防报警控制器产生报警,同时把报警信号传输到失火区的火灾显示盘上,并且发出声光报警,以便可以快速的警示人群离开,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显示设备,火灾显示盘如何最大程度保证相关的管理人员按时、按地、便捷、高质量的完成巡查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有的火灾显示盘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串行总线,采用串行通信转换器完成CAN或者RS485转TTL。系统主控采用单片机。显示设备为LCD或者是点阵屏等,采用中文字库模块显示中文,显示的内容为发生火灾或者故障的位置信息。数据存储采用主控集成的存储模块或者外接存储器,如SDRAM或者Flash等。系统的供电采用DC24V或者是DC12V的电源供电。
现有的火灾显示盘,火灾巡查的管理员获取当前设备所处的位置信息,不够方便快捷,往往需要手动记录。同时由于当前的火灾显示盘不具有签到功能,因此无法确保巡查火灾的管理员按时、按地的巡查火灾状态。在消防系统的实际使用中,管理员火灾巡查时存在巡查敷衍、不按时、不到场的情况,甚至存在缺勤情况,如此一来,火灾显示盘作用性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巡查人员无法直观的获取发生异常的传感器在楼层消防平面图的详细位置,不便于管理人员或者消防人员在火灾发生后的快速定位。在对于火灾十分敏感的场所,因管理员的疏忽,可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总体而言,现有的火灾显示盘存在功能单一,且应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火灾显示盘及火灾监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火灾显示盘存在功能单一,应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火灾显示盘,包括:通信模块、动态二维码模块、存储模块、火灾状态监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屏幕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的火灾数据、二维码数据及二维码更新指令,同时实现签到以及定位功能;
所述动态二维码模块,用于对接收的二维码数据进行编码;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通信模块接收的数据,还用于掉电后设备重启的数据恢复;
所述火灾状态监控模块,用于对火灾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用于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声光报警;
所述屏幕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二维码及火灾状态信息;
所述按键模块,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以接收并处理用户输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9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