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26614.3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9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磊;霍恩泽;孙硕;王英平;撒蕾;徐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8;G06F16/29;G06K9/62;G08G1/01;G08G1/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公路 检测器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根据不同公路检测器数据字段的特征及含义,构建了以交调站为核心的数据融合流程;并创新地提出了两阶段融合方法,在践行数据驱动理念实现站点数据自分类之外,运用站点分类再对应法、流量对应法等进行了融合质量评估,实现不同站点核心信息与交调数据的融合任务,并剔除站点数据异常值,从而在提高数据一体化程度的同时为日后的公路数据融合工作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检测器数据融合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使用调查及监控的信息化增强与智能化提升,各省份逐渐配套了集合测量交通组成、流量速度、轴载等多方位、多角度的公路交通运行特征数据采集设备,并逐渐形成了以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实时监控数据、RFID技术采集数据、“两客一危”卫星定位数据、治超信息系统数据和手机信息系统数据六位一体的公路检测数据体系。这六种数据在重点测量某一指标同时积累了较为相似的测量结果如流量、车速等如表1所示,为多种数据间的数据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
表1六种公路测量数据重点测量指标表
在全国加快公路测量设备部署同时,我国各产业发展迅猛也对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公路进行月度、季度的分析要求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数据融合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形成了“以国家级交调站、收费站、重点车辆检测器为主,以省内配套多方位检测器为辅”的公路基础检测设施建设特色。
通过发挥这一特色并坚持“丰富化数据体系,集约化交通评价”原则,可有效利用数据间的精度互查、精髓提炼作用,保障多角度、多方位评价道路使用情况同时,将省内配套检测器数据、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数据汇总于国家级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站之上。这一趋势将促进公路检测体系典型化与全面化并重发展,积极发挥大数据对公路管理的指导作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提升数据统一化程度。
因此,如何依托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站点信息与交调站数据的融合任务,在提高数据一体化程序的同时为日后的公路数据融合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种公路检测器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采集交调站数据集和待融合站点数据集;
数据拓展:对车辆特征信息不明显的待融合站点数据集进行特征拓展;
数据清洗:对交调站数据集和待融合站点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
构建再分类数据集和预处理:对于不同检测站点组成的待融合站点数据集,从中提取不同的关键字段和对应的数据组成再分类数据集,对再分类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和多重共线性检验与降维处理,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车辆类别再分类和效果评价:对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再分类数据集,根据OPTICS方法计算每条数据的可达距离,并根据可达距离分布图选择参数,基于选定的参数进行再分类,完成车辆再分类,得到再分类结果;对再分类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后续的融合;
融合效果评价:根据待融合站点再分类结果,以及交调站数据集与待融合站点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字段,使用相关性检测完成融合效果评价,并结合道路特征和所在地用地属性进行解释;
交调站数据补充:根据待融合站点数据集的车辆特征,在选定数据融合时间的粒度后,完成交调站数据补充工作。
优选的,所述的车辆特征信息不明显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