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桥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6469.9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肖桂元;安冉;朱杰茹;吴志敏;韦桐忠;江廷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桥 不均匀沉降 沉降 差异化 过渡段 褥垫层 施工 铺设 承载能力 复合地基 公路运营 桥头地基 桥头跳车 施工过程 灌浆 舒适性 水泥土 土工网 夯实 减小 碾压 整平 桩顶 桩身 地基 路基 预防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桥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通过使用桩网复合地基来降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依次经过原始路基整平振压、设置CFG桩、桩顶铺设褥垫层,在褥垫层上进行铺料,从底层开始反复铺设土工网—填料(碾压夯实),水泥土灌浆处理等步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并且根据路桥基础承载能力的不同,桩身采用不同的高度来减少路桥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并能有效减小桥头跳车问题,保证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施工质量高,使得路桥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大大的降低,提升路面的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过渡段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桥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针对桥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增加桥头搭板长度,对桥台台背填料压实,或对地基土进行压密,脱水,固结和置换。从工程实践效果上来看,桥头搭板越长越好,但是过长又会增加没必要的投资,并且对于高填方,填土性质不良或者压实度未达到要求的台背,工后沉降往往较大,可能出现搭板底面脱空现象,引起搭板折角断裂;压实桥台台背填料,这一措施局限于只将着眼点放在路基本身,而对地基的整体负担并没有明显减少,不能很好解决桥台与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因此,对于新施工方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思路: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桥一般采用刚性桩基础,工后沉降很小,而路基经过加固处理后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工后沉降,路桥之间易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用桩网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使地基得到竖向增强体“桩”的加强,桩顶得到水平向增强体“网”的加强,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使网-桩- 土三者协同作用,增加地基整体性,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大大减小了路桥过渡段的差异化沉降变形量,而且工后沉降易控制、稳定性高,从而最大程度解决桥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复合地基施工方法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CFG桩网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各自的作用,提高地基整体稳定性,达到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施工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桥头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桥涵台背与路基的过渡区域之间,进行整平振压,钻孔灌注CFG 桩,横向平行灌注3个CFG桩,桩的直径为350-600mm,桩长和桩距根据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来求得;
(2)在CFG桩上铺设褥垫层,无论桩端落在一般土层还是坚硬土层,均可保证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桩可将承受的荷载向较深的土层中传递并相应减少了桩间土承担的荷载,桩身长度沿着道路路线远离桥梁的方向逐渐减短;
(3)褥垫层上填料高度4-5m,由土工网分隔并平行分层,每层都要压密压实使填料与网格紧密连接,形成稳定的平面,防止填料下陷,以此可将垂直载荷分散,能够有效降低地基的沉降和相邻地基间的差异沉降,提高地基稳定性;
(4)褥垫层上先铺设一层土工网,在土工网上部填料,摊铺平整,铺料振动压实的方式;
(5)重复步骤(4)三次,之后铺设至水泥土灌浆处理区,进行水泥土灌浆固化,即完成施工。
(6)水泥土灌浆处理区一端与桥台后面的桥涵台背连接,另一端与路基相连。
所述水泥土灌浆处理区的土中水泥掺入质量比为7~15%;
所述土工网规格为厚2.9mm、网孔尺寸为30mm×40mm,连接方式采用缝接法连接,相邻的两个土工网采用交织的高强聚丙乙烯带进行缝接;或采用搭接的方法,搭接宽度不小于20m,并用“U”形钉予以固定。土工网(6)强度指标:抗拉强度≥80KN/m,土工网接点强度不得小于抗拉强度的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