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成型机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26362.4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修永明;王永信;赵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1D3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成型机及方法,包括基座平台,基座平台上对称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装有横梁,横梁的中部固定有x向进退轴杆,x向进退轴杆上连接有主机头组合体,x向进退轴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机头组合体沿x向进退轴杆运动的x轴伺服电机;主机头组合体包括能够沿x向进退轴杆运动的传导装置,传导装置上连接有a轴,a轴的底部通过夹紧装置连接有刀头,a轴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其运动的a轴伺服电机;基座平台上还对称设置有一对y轴移动工作平台,每个y轴移动工作平台上对称设置有两个z轴杆立柱,y轴移动工作平台上连接有y轴伺服电机,每个z轴杆立柱上均设置有z轴伺服电机,z轴杆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机、电、软件等技术为一体的快速3D成型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纵观目前国内外3D打印市场,3D打印行业普遍存在应用材料和应用限制,其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产品前期研发制作的样板不能直接作为产品,而是作为一种验证手段来满足开发节奏。
2、研发耗用的时间相对于传统手段是加快了许多,但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滞后污染问题,比如3D打印产品所带来的滞后问题:污染、废料、不可逆转的材料处理问题等等。
3、3D打印设备目前所消耗的材料都是特制,成本很高,基本都是国外公司垄断性在中国销售,对于市场上的型材和成熟的材料基本不可满足其3D打印设备制作要求。
4、在理念产品验证后,势必需要针对小批量、批量化生产开模具,而模具的制造大家都知道,是一项复杂而耗时、耗材、占用大资金的工程,根据批量、其产品的成本占用率可高达30%--50%,特殊行业甚至成本都收不回,比如国防产品和军事用品。再比如汽车行业和飞机的外蒙皮,很难做到个性化要求,其模具体积庞大,占用特殊钢材量很大,据2018年统计,我国的模具钢产量约为236.2万吨。其中,汽车行业消费模具钢约占市场总量的35%;家用电器行业消费模具钢约占市场总量的20%;电脑、手机、电子设备等电子通讯行业用模具钢约占市场的20%。
因此,为了加快和适应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市场需求,节约模具钢投入和模具制作周期,避免3D打印耗料带来的滞后污染等问题和材料限制,加快研发进度和定制速度,势必需要开发出一种节约研发验证周期、节省研发期的模具验证资金投入,又能够从市场取材满足即刻制作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成型机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材料适用面宽,抛弃了繁琐复杂的传统模具,能够快速实现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实物转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成型机,包括基座平台,基座平台上对称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装有横梁,横梁的中部固定有x向进退轴杆,x向进退轴杆上连接有主机头组合体,x向进退轴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主机头组合体沿x向进退轴杆运动的x轴伺服电机;
主机头组合体包括能够沿x向进退轴杆运动的传导装置,传导装置上连接有能够上下竖直运动的a轴,a轴的底部通过夹紧装置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表面施加静态压力的刀头,a轴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其运动的a轴伺服电机;
基座平台上还对称设置有一对y轴移动工作平台,每个y轴移动工作平台上对称设置有两个z轴杆立柱,y轴移动工作平台上连接有用于驱动z轴杆立柱沿y轴运动的y轴伺服电机,每个z轴杆立柱上均设置有能够使其独立上下升降的z轴伺服电机,z轴杆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作台。
进一步地,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对主机头组合体进行导向的主机头导向杆,且主机头导向杆对称设置在x向进退轴杆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6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覆膜系统的上料装置
- 下一篇:真空袋压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