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5577.4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李永波;杨田田;傅珍;潘健;李杰;孙启宇;冯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19/00;C08K3/32;C08K5/11;C08K3/22;C04B26/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 废旧轮胎胶粉 多聚磷酸 高温稳定性 抗疲劳开裂 抗疲劳 增塑剂 制备 沥青 空间网络结构 化学反应 分散均匀性 高低温性能 抗疲劳性能 活性基团 基质沥青 沥青分子 沥青质 稳定剂 相容剂 亚胺基 原有的 轻质 巯基 羟基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00份基质沥青、18~22份废旧轮胎胶粉、0.5份增塑剂、0.4~1.6份的多聚磷酸、0.2份的相容剂和0.1份的稳定剂;在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增塑剂和多聚磷酸,使得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在高温稳定性方面的劣势得到优良改善,沥青分子中的羟基、亚胺基和巯基等活性基团和多聚磷酸产生了化学反应,破坏了沥青质原有的胶团结构,提高了其在沥青轻质组分中的分散均匀性,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增强沥青的模量,从而改善其粘弹特性,使其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得到改善;并进一步提升了抗疲劳开裂能力,使得此改性沥青在高低温性能良好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抗疲劳开裂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沥青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大量应用,重载交通和渠化交通比例也逐步增长,这导致了沥青路面在服役期过早产生大量的疲劳裂缝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服务质量及行车安全,也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大大缩短,所以研究一种新型的道路沥青材料或者对原有道路材料进行改良,使其路用性能得到提高是现阶段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传统单一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在低温抗裂性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其在高温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使得废旧胶粉改性沥青沥青路面的抗疲劳性能达不到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设计要求,使得沥青路面过早产生疲劳破坏,降低路面使用寿命。所以对一种新型抗疲劳改性沥青研制,对一种提升路面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废旧胶粉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达不到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包括100份基质沥青、18~22份废旧轮胎胶粉、0.5份增塑剂、0.4~1.6份的多聚磷酸、0.2份的相容剂和0.1份的稳定剂。
优选地,按照质量份计,包括100份基质沥青、18份废旧轮胎胶粉、0.5份增塑剂、0.4~1.6份的多聚磷酸、0.2份的相容剂和0.1份的稳定剂。
优选地,照质量份计,包括100份基质沥青、18份废旧轮胎胶粉、0.5份增塑剂、1.6份的多聚磷酸、0.2份的相容剂和0.1份的稳定剂。
优选地,基质沥青为SK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优选地,废旧轮胎橡胶粉为60目脱硫废旧轮胎橡胶粉。
优选地,所述多聚磷酸为工业级多聚磷酸,其浓度为105%。
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基于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0份的基质沥青加热至160~165℃,然后加入18~22份的废旧轮胎胶粉,并在160~165℃温度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2,在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中继续添加0.2份的相容剂和0.1份的稳定剂,并在160~165℃温度下继续搅拌直至均匀,得到体系;
步骤3,后在170~180℃温度下对步骤2中得到的体系进行剪切,之后加入0.4~1.6份的多聚磷酸和0.5份的增塑剂,接着在170~180℃温度下继续剪切,得到改性沥青混合物;
步骤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改性沥青混合物加热膨胀,得到抗疲劳改性沥青。
优选地,步骤3中的剪切速率为5000-6000转/min。
一种抗疲劳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