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5554.3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安;孙瑞金;胡广涛;赵磊;杜勇博;车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L9/00 | 分类号: | C10L9/00;C10L5/04 |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艾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钠 直流电压 干燥机 水煤浆 压滤机 富集 煤粉 煤浆 电化学技术 滚筒干燥机 预处理系统 析出 高温烟气 控制处理 水分要求 除尘器 电动力 电解池 电解水 冷凝水 省煤器 水混合 循环水 阳电极 阳极室 阳离子 阴极室 阴离子 热源 高碱 入料 脱除 电解 脱水 冷却 锅炉 金属 返回 联合 | ||
1.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煤机(2)、电解池(3)、配电柜(4)、压滤机(6)、滚筒干燥机(8)、炉膛(9)、省煤器(10)、SCR脱硝装置(11)、空气预热器(12)、高温引风机(13)、一次风机(15)、二次风机(14)、除尘器(16)、脱硫装置(17)和烟囱(18);其中,
磨煤机(2)的排料口连接电解池(3)中央的混料室入料口,电解池(3)混料室的出口连接压滤机(6)的入料口,压滤机(6)的排料口连接滚筒干燥机(8)的入料口,滚筒干燥机(8)的出料口连接锅炉的炉膛(9),锅炉的尾部烟道顺序布置有省煤器(10)、SCR脱硝装置(11)和空气预热器(12),之后依次连接有除尘器(16)、脱硫装置(17)和烟囱(18);
工作时,电解池(3)的电极与配电柜(4)相连,进而调节两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从磨煤机(2)排出的煤粉进入电解池(3)中,经过电解后得到富阴、阳离子的高离子浓度溶液,以及中央混料室的低离子浓度水煤浆;水煤浆经过压滤机(6)得到滤液和固体物料;一次风机(15)和二次风机(14)分别将空气送至空气预热器(12),加热后的一次风将滚筒干燥机(8)排出的煤粉携带进入锅炉燃烧,加热后的二次风进入炉膛(9)助燃;锅炉烟气依次通过省煤器(10)、SCR脱硝装置(11)、空气预热器(12)、除尘器(16)和脱硫装置(17),最后由烟囱(18)排出;省煤器(10)前的部分高温烟气经高温引风机(13)送至滚筒干燥机(8)作为干燥热源,经冷却后送往除尘器(16);滚筒干燥机(8)的冷凝水和压滤机(6)的滤液作为电解池(3)的循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破碎机(1),破碎机(1)的出口连接磨煤机(2)的入料口,使得原煤经破碎机(1)破碎后进入磨煤机(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解池(3)中央混料室的搅拌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输送机(7),压滤机(6)排出的固体物料经刮板输送机(7)送至滚筒干燥机(8)的入料口;滚筒干燥机(8)延中心轴方向均匀分布加热管束,高温引风机(13)抽取省煤器(10)前的部分高温烟气通入加热管束作为干燥热源,冷却的烟气进入除尘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压滤机(6)的滤液和滚筒干燥机(8)的冷凝水作为循环水返回电解池(3),构成电解池(3)用水的闭路循环。
6.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力脱钠的高碱煤预处理系统,包括:
煤粉在电解池(3)混料室内形成均匀的水煤浆,当阴、阳电极之间接入直流电压时,水煤浆中的阴离子穿过隔膜富集在阳极室,阳离子穿过隔膜富集在阴极室,从而得到高离子浓度溶液和低离子浓度的水煤浆;电解后的水煤浆通过压滤机(6)脱水,送至滚筒干燥机(8)进行干燥,省煤器(10)前的部分高温烟气作为干燥机的热源,冷却的烟气进入除尘器(16),干燥的煤粉由一次风携带进入锅炉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