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特性的实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5550.5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朱正荣;白冰;马诗豪;龙纪淼;张妍;仇钰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31/10;G01N30/02;G01K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电解铝 废料 特性 实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研究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特性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混合器(25)、氧气瓶(17)、氮气瓶(18)、NH3瓶(19)、NO瓶(20)、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进料器(2)、注射器(1)、第一石英管(3)、第二石英管(42)、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5)、第五阀门(34)、第六阀门(36)、第七阀门(37)、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第二NaOH溶液洗气瓶(29)、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滤筒(10)、采样器(11)、分析主机(13)及H3PO4溶液洗气瓶(15);
气体混合器(25)的入口与氧气瓶(17)的出口、氮气瓶(18)的出口、NH3瓶(19)的出口及NO瓶(20)的出口相连通,气体混合器(25)的出口与第一阀门(31)的入口及第二阀门(32)的入口相连通,第一阀门(31)的出口与进料器(2)的入口相连通,注射器(1)与进料器(2)的入口相连通,进料器(2)的出口经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后与第二阀门(32)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第三阀门(33)的入口及第四阀门(35)的入口相连通,第四阀门(35)的出口依次经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及第二NaOH溶液洗气瓶(29)与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相连通;
第三阀门(33)的出口与滤筒(10)的入口相连通,滤筒(1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五阀门(34)及采样器(11)与分析主机(13)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与分析主机(13)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第六阀门(36)的入口及第七阀门(37)的入口相连通,第六阀门(36)的出口与第一NaOH溶液洗气瓶(16)的入口相连通,第七阀门(37)的出口与H3PO4溶液洗气瓶(15)的入口相连通;
第一石英管(3)内设置有石英吊篮(5),第二石英管(42)内设置有催化剂(9),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外均设置有加热装置(4);
氧气瓶(17)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减压阀(38)及第一气体质量流量计(21);
氮气瓶(18)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减压阀(39)及第二气体质量流量计(22);
NH3瓶(19)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减压阀(40)及第三气体质量流量计(23);
NO瓶(2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减压阀(41)及第四气体质量流量计(24);
加热装置(4)包括温控仪(7)、用于检测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内温度的热电偶(8)以及用于对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进行加热的电阻丝(6),其中,热电偶(8)及电阻丝(6)与温控仪(7)相连接;
采样器(11)与分析主机(13)通过泵(12)相连通;
还包括水浴锅(26),其中,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及第二NaOH溶液洗气瓶(29)均位于水浴锅(26)内;
分析主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位机(14)。
2.一种研究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特性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特性的实验系统,包括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产物生成特性的实验、模拟混烧产物冲刷催化剂(9)实验、冲刷前后催化剂(9)脱硝活性测试实验以及石灰石浆液对HF的吸收效果实验;
煤粉和电解铝废料混烧产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电解铝废料和煤粉按预定比例混合后装入石英吊篮(5)中,关闭第二阀门(32)及第四阀门(35),打开第一阀门(31)、第三阀门(33)及第五阀门(34),打开第一减压阀(38)及第二减压阀(39),通过加热装置(4)将第一石英管(3)加热到设定温度,按预设比例向气体混合器(25)中通入N2和O2的混合物,气体混合器(25)输出的混合气体依次经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进入到分析主机(13)中,通过分析主机(13)在线测量CO、CO2、NO、N2O、NO2、H2S、SO2、HF及HCN的浓度,实验结束后,取出石英吊篮(5),对石英吊篮(5)内的灰分成分进行测试;
模拟混烧产物冲刷催化剂(9)实验的具体过程为,将催化剂(9)放入第二石英管(42)中,打开第一减压阀(38),通过加热装置(4)将第二石英管(42)加热至预设温度,通过注射器(1)向进料器(2)中注入设定量的HF,通过HF与氮气的混合气体对第二石英管(42)内的催化剂(9)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混合气体通过第一NaOH溶液洗气瓶(16)中的NaOH溶液进行吸收;
冲刷前后催化剂(9)脱硝活性测试实验的具体过程为:将催化剂(9)放入第二石英管(42)中,打开第一减压阀(38)、第二减压阀(39)及第四减压阀(41),使得NO气体、氧气及氮气以预设体积配比在气体混合器(25)中混合,以模拟锅炉混烧时产生的烟气,关闭第一阀门(31),打开第二阀门(32),将气体混合器(25)输出的混合气体送入分析主机(13)中,通过分析主机(13)测定NO的浓度,待NO的浓度稳定后,则关闭第二阀门(32),打开第一阀门(31)及第三减压阀(40),将模拟的烟气和NH3气体送入第二石英管(42 )中,使得烟气与NH3在催化剂(9)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同时通过加热装置(4)控制反应温度,以模拟锅炉SCR脱硝系统的运行工况,然后通过分析主机(13)在线监测反应产物的NO浓度及NH3浓度,待NO浓度稳定后,将此时NO浓度作为热电炉出口的NO浓度,同时根据此时NO浓度计算催化剂(9)的脱硝效率,再根据催化剂(9)的脱硝效率评估催化剂(9)的脱硝活性;
石灰石浆液对HF的吸收效果实验的具体过程为:关闭第二阀门(32)及第三阀门(33),打开第一阀门(31)及第二减压阀(39),先通过氮气瓶(18)输出的氮气排尽整个气路中的空气,同时通过加热装置(4)将第一石英管(3)及第二石英管(42)加热到设定温度,通过注射器(1)向进料器(2)中注入预设量的HF,将含有HF的氮气依次经过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第二NaOH溶液洗气瓶(29)及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当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中石灰石浆液无白色絮状物生成时,则认为HF被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及第二NaOH溶液洗气瓶(29)中的溶液完全吸收,收集第一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7)、第二石灰石浆液洗气瓶(28)及第三石灰石浆液洗气瓶(30)中的石灰石浆液,采用离子色谱测量石灰石浆液中的F-含量,以判断石灰石浆液对HF的吸收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