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及其作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4803.7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伟;贺德印;贾后省;杨云飞;郭俊;刘世峰;姜彦军;付孟雄;于涛;李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破袋 树脂锚固剂 锚索 搅拌构件 搅拌组件 锚固剂 前部 包装袋 重复 间隔布置 锚索索体 锚索支护 由前向后 支护工程 前端部 边坡 大块 锚固 堤坝 破碎 矿山 隧道 施工 应用 | ||
1.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锚索上的前部破袋构件、中部破袋构件和后部搅拌构件,前部破袋构件设有一个且设置在锚索的前端部,中部破袋构件和后部搅拌构件设置有至少N组,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前部破袋构件及N组中部破袋构件和后部搅拌构件沿锚索长度方向由前向后间隔布置,前部破袋构件与最前部的一个中部破袋构件之间的距离、同一组的中部破袋构件与后部搅拌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组的中部破袋构件与后部搅拌构件之间的距离均为10-2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前部破袋构件包括外径相等的第一套筒和定位堵板,定位堵板同轴向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前端,定位堵板的前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3~5个倾斜破袋截齿,第一套筒、定位堵板和倾斜破袋截齿的长度之和为3~4厘米,倾斜破袋截齿前端部的旋转圆形轨迹的直径稍大于锚固剂直径且小于锚固孔直径;第一套筒的内孔孔壁为与锚索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旋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中部破袋构件包括长度为2-3cm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外圆周表面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破袋凸起结构,每组破袋凸起结构均包括沿第二套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2-4个倒刺,倒刺外端的尖角朝向沿第二套筒的圆周表面右旋分布;第二套筒的内孔孔壁为与锚索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后部搅拌构件包括长度为3-5cm的第三套筒,第三套筒的外圆周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条凸形左旋横肋,每条凸形左旋横肋均由第三套筒的一端到另一端且左旋布置;第三套筒的内孔孔壁为与锚索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旋槽结构。
5.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锚固剂重复破袋搅拌组件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锚固孔施工;
(2)锚索的锚固安装:先从锚索的前端,依次将后部搅拌构件、中部破袋构件和前部破袋构件依次安装在锚索上,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内孔均与锚索紧固连接,锚索的前端与定位堵板的后侧面接触,限定前部破袋构件的安装位置,根据锚固长度适当增设中部破袋构件和后部搅拌构件的数量;
(3)各构件安装到锚索上之后,将树脂锚固剂塞入锚固孔,前部破袋构件前端与树脂锚固剂后端接触,在锚索的推动下,将树脂锚固剂推送至锚固孔底部;
(4)待树脂锚固剂被推送到锚固孔底部后,开动钻机,驱动锚索右旋转动,在锚索的带动下,前部破袋构件、中部破袋构件和后部搅拌构件均开始右转旋动;
(5)在锚索右转旋转的带动下,前部破袋构件上的倾斜破袋截齿,对树脂锚固剂进行初次破袋,随着锚索不断向锚固孔底部的推进,中部破袋构件开始与树脂锚固剂接触,中部袋构件上设计的倒刺,将对较大的碎片进行再次破碎;
(6)当树脂锚固剂与后部搅拌构件接触后,后部搅拌构件圆周表面的凸形左旋横肋,对树脂锚固剂进行搅拌混合,同时会对树脂锚固剂产生向锚固孔底部的推力,促使树脂锚固剂既向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与锚固孔的孔壁紧密结合,也使锚固剂向锚固孔的孔底移动,使锚固空间不留空隙或气泡;
(7)树脂锚固剂经过前部破袋构件及中部破袋构件的重复破袋后,可有效避免大块树脂锚固剂包装袋的出现,同时在后部搅拌构件的搅拌混合作用下,树脂锚固剂将获得更加充分的搅拌混合,使树脂锚固剂充分发生固化反应,增强树脂锚固剂与围岩界面及锚索界面间粘结效果,大大增强锚索的支护强度,提高锚索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4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