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集流体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3671.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刘云皓;李永伟;向晋;俞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4/74;H01M10/05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1024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流体 锂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流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交叉或者上表面的延长面和下表面的延长面交叉,将本发明的集流体结构应用于锂电池中,锂电池极耳设于厚度较厚的一端,越靠近极耳,集流体的电阻降低,电流汇集的增加量减少,从而减少因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实现对集流体产热的控制,进而增加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由于集流体厚度的梯度变化结构,还可以减少集流体质量,提高锂电池比能量,本发明尤其对大尺寸锂电池有较大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集流体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集流体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锂电池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正极涂层、负极涂层的厚度是均匀一致的,对于单片集流体在任意相等单位区域的电阻相等,涂层在任意相等单位区域的工作电流相等。但是由于电流的叠加效应和极耳数量的有限,导致在距离极耳较近的区域电流汇集增大,使得极耳附近因电流电阻产生的热量高于其他区域,极易引发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在集流体局部位置尤其是极耳附近容易产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流体,该集流体的厚度存在梯度变化,可避免局部过热的问题,减少了因电阻产生的热量,实现温度均衡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集流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交叉或者上表面的延长面与下表面的延长面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集流体为板状或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相互靠近或交叉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相互远离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厚度差为大于0小于等于1mm;优选为0.1-10μ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集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还包括极耳,所述极耳设于所述电池集流体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集流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涂层。
进一步地,分别加上所述涂层厚度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的厚度差≤1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集流体为正极集流体和/或负极集流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在于,厚度存在梯度变化的集流体,随着厚度增加,集流体上的电阻减少,从而实现对集流体产热量的控制,因而减少集流体因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将厚度存在梯度变化的集流体应用于锂电池中,极耳设于较厚的一端,越靠近极耳区域,集流体的电阻越小,单位长度的集流体产生的热量越少,从而增加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从集流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从电池内部对产热量进行控制,可以增加锂电池安全性能;由于集流体存在梯度变化,还可以减少集流体质量,提高锂电池比能量,改集流体结构设计尤其对大尺寸电池具有较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电池集流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锂电池正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层集流体电阻电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异物进入的排水阻向结构
- 下一篇:在线检测抛光垫下方气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