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23544.6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甘国波;季连翔;李晓良;张腾;张振;姚柳鹏;冯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乐环境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38 | 分类号: | F24F1/0038;F24F1/0063;F24F1/0073;F24F12/00;F24F13/30;F24F7/003;F24F8/108;F24F13/28;F24F11/89;F24F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曹静;葛宏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能耗 建筑 热源 新风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外机和一体式内机,所述一体式内机包括:
内机主体,其包括框体、上盖和下盖,所述框体、上盖和下盖组合形成新风风道、混合风道、排风风道和换热芯安装腔体;所述内机主体上设有室外新风风口、室外排风风口、室内回风风口、室内内循环风口和室内送风风口;所述新风风道包括位于前段的新风净化风道以及位于后段并列分布的新风直通支路和新风换热支路,所述室外新风风口为新风风道的进风口,所述新风直通支路末端和新风换热支路的末端出风口都连通到所述混合风道的新风入口;所述室内回风风口为所述排风风道的进风口,所述室外排风风口为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所述新风换热支路和所述排风风道都经由所述换热芯安装腔体;所述混合风道包括混合风进风腔和混合风出风腔,所述混合风道的新风入口和所述室内内循环风口连通到混合风进风腔,所述室内送风风口为所述混合风出风腔的出风口;
滤芯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新风净化风道内;
逆流全热换热芯,其设置在所述换热芯安装腔体内,所述逆流全热换热芯的新风流道首尾对接于所述新风换热支路中,所述逆流全热换热芯的排风流道首尾对接于所述排风风道中,所述逆流全热换热芯的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的气流流向相反;
旁通阀,其设置在所述新风净化风道的末端,其用于控制新风净化风道与新风直通支路或新风换热支路的连通切换;
内机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混合风出风腔内,其通过冷媒连通管与所述空调外机连接,其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制热或除湿;
新风风机,其安装在所述新风风道末端,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所述混合风道的新风入口;
内循环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混合风道中混合风进风腔和混合风出风腔之间,所述内循环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混合风进风腔,所述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混合风出风腔;
排风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的末端,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室外排风风口;
新风阀门,其安装在所述室外新风风口处,其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新风风口的开闭;
内循环阀门,其安装在所述室内内循环风口处,其用于控制所述室内内循环风口的开闭;
所述混合风进风腔与所述混合风出风腔沿腔体的厚度方向上下水平堆叠设置,所述新风风机为前倾离心风机,内循环风机采用后倾离心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轴线沿着所述混合风出风腔的厚度方向,所述内循环风机的出风量为所述新风风机出风量的2.5-3.5倍;
所述室外排风风口处安装有止回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单元包括G4过滤网和H11过滤网,室外新风先经过G4过滤网初效过滤,再经过H11过滤网高效过滤;所述内机主体用于安装G4过滤网和H11过滤网的腔体具有侧向维护开口,所述换热芯安装腔体也具有侧向维护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风净化风道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新风换热支路隔离的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口;在所述新风净化风道的末端还设有与所述新风直通支路隔离的第二挡板,在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旁通阀包括开闭门和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门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相匹配,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开闭门绕门枢转动,进而实现所述开闭门与所述第一通风口或第二通风口匹配密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前推杆、后推杆、安装支架、摆臂、行程开关、电机固定板和减速电机,所述电机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所述摆臂和后推杆都安装在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检知摆臂的摆动位置,所述后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前推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前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件连接在所述开闭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风换热支路内对应于进入所述逆流全热换热芯内新风流道的位置设有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均风板上通风孔的密度从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一侧向远离第一通风口的一侧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乐环境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博乐环境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5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房间空气环境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