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2810.3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寒川直辉;小森健太郎;藤元岳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立 构造 振动 衰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衰减装置,其为低摩擦性的倒立构造,在工作缸与外筒之间设有低摩擦性润滑油及低摩擦性套筒。该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缸(11);能够进出所述工作缸内的杆(13);外筒(12),其与杆(13)连结并插入在工作缸(11)的外周;以及套筒(22),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在外筒(12)与工作缸(11)之间,在外筒(12)与工作缸(11)之间填充有润滑油(23),套筒(22)含有聚四氟乙烯和全氟烷氧基烷烃,润滑油(23)含有有机钼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正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衰减装置)存在施加于振动衰减装置的横向力在其工作缸内由作为活塞的杆承受而该杆容易变形的问题。但是,若为了提高杆的刚性而使杆直径越大,则振动衰减装置中产生的摩擦力越大,另外,杆的反力也增大。由此,在将杆直径大的振动衰减装置用作例如车辆等的减震器的情况下,从减震器的上顶增大等而车辆等的乘坐舒适性恶化。因此很难同时实现正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的衰减性和刚性。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已知一种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其使振动衰减装置倒立,将外筒插入在工作缸的周围,使外筒与杆连结,使杆与外筒一起作为活塞。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能够利用外筒承受横向力,因此无需增大杆直径,能够实现高刚性。
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与仅杆在工作缸内进出的正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相比,容易利用工作缸与外筒间的轴承部增大摩擦力。此外,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限定为单筒型,因此与双筒型的振动衰减装置相比,气体室的反弹力上升。由于这样的反弹力上升,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内部的油容易热膨胀,在用作例如车辆等的减震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车辆高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
需要解决由这样的倒立构造引起的摩擦力增大的各种要因的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
作为减小振动衰减装置摩擦力的技术,已知以下方案。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其设置多个油封,以防止工作缸与外筒间的润滑油从油封通过落下而干涸,实现工作缸与外筒的顺畅的相对移动。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的一种技术,其在轴承部使用的套筒的摩擦滑动面中使用含有聚四氟乙烯树脂等树脂组合物,实现优异的低摩擦性。
专利文献3公开了通过含有50至2000ppm钼的带有C8~23烯烃基的MoDTC来实现优良低磨损性和低摩擦性的润滑油组成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308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90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336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如上所述研究了振动衰减装置的低摩擦化,但还不能说充分实现了摩擦力容易增加的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的低摩擦化。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摩擦性的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深入研究了减小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的摩擦力的技术。其结果发现,在倒立构造的振动装置中,一半以上的摩擦力发生在工作缸与外筒间的轴承部,通过使轴承部实现低摩擦化,能够显著降低倒立构造的衰减装置产生的摩擦力。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倒立构造的振动衰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缸;能够进出所述工作缸内的杆;外筒,其与所述杆连结并插入在所述工作缸的外周;以及套筒,其滑动自如地插入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工作缸之间,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工作缸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所述套筒含有聚四氟乙烯和全氟烷氧基烷烃,所述润滑油含有有机钼添加剂。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