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风险量化的边缘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2251.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文红;许爱东;蒋屹新;伊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G06N3/0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邹裕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应用 量化 接入策略 终端安全 终端 计算系统 安全 安全策略选择 安全保护 安全策略 安全接入 安全性能 风险量化 计算终端 客观标准 权重系数 数据集 算法 威胁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风险量化的边缘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边缘计算系统下终端和数据应用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划分。S2.计算终端和数据应用的安全风险量化值。S3.将边缘计算侧的各种安全接入策略对终端及数据的各项安全风险保护给出权重系数。S4.给出对每种安全策略对相应终端和数据应用安全保护的分值对应关系。S5.根据S4中数据集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安全策略选择。本发明提出将终端和数据应用面临安全风险和威胁进行量化,选择适当的算法,通过量化的客观标准进行边缘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实现边缘计算系统安全性能的最大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尤其是量化的边缘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工业控制、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各种低时延需求的应用场景,出现了新的网络架构--基于边缘计算的系统构架,在传统云计算服务器和终端的系统构架上引入了边缘侧计算设备。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带来了就近的数据处理,减少了网络传输量、反应时延,也使得安全性得到提高,被称为“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边缘计算系统本身的安全保护成为其应用的关键,面对未来物联网大量异构终端的接入,不同应用的需求,边缘侧计算设备的计算资源支持,使得其可以采用多种的安全接入策略支持异构终端和数据应用的安全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面临的安全风险、系统复杂度等,将终端和数据应用面临安全风险和威胁进行量化,选择适当的算法,通过量化的客观标准进行边缘计算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实现边缘系统安全性能的最大优化。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安全风险量化的边缘侧终端安全接入策略选择方法,包括步骤:
1)设置边缘计算系统下终端和数据应用面临的安全风险量化值以及对应的安全风险等级,每一种安全风险均由系统风险、破坏力和脆弱性三个维度组成;边缘计算系统包括边缘侧计算设备与终端;设置终端或数据应用面临的每种威胁的安全风险的评价矩阵
其中,
2)各终端或数据应用的安全风险量化值
其中,
3)边缘侧计算设备设置安全策略的评价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