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1796.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史东梅;江娜;叶青;蒋光毅;宋鸽;张健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耕地 耕层 土体构型 土壤改良剂 立地条件 作物生长 活动层 生物炭 构型 农业生产活动 施加 透气能力 土体改良 作物增产 稳定层 土壤 调控 肥力 保肥 保水 深松 土体 农作物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坡耕地立地条件,设计该坡耕地的土体构型;利用深松技术按设计要求建立坡耕地耕层的土体构型,所述土体构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为保证层、稳定层及活动层;在上述土体构型的活动层上施加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实现对坡耕地耕层的土体改良。有效改善耕层土壤的结构层次,提高土体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另一方面,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通过施加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的肥力,满足后续作物生长的需要,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作物增产稳产,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还解决了坡耕地耕层立地条件差、作物产量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耕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增加,使得坡耕地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由于坡耕地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且跑水跑肥跑土严重,因而其作物产量低。坡耕地分布面积不大但分布广,坡耕地土层瘠薄且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随着土壤熟化与土地利用时间的延长,坡耕地延用的传统耕作制度,致使土壤团聚能力遭到严重破坏,土体保水、保土、保肥、透气能力变差,在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也影响土壤的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深松技术是通过深松机具和拖拉机动力平台联合来完成的一种耕作技术;是用深松铲、无壁犁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深松是农机和农艺结合的一种新耕作制度。但是,由于机具状态差、作业水平低时,会耕层逐年变浅,加重坡耕地水土流失;而且,现有耕层土体构型的处理存在着诸多不足,耕层土体构型不能根据后续作物生长进行土体构型设计。
国内外学者对耕层土体剖面重构进行了很多研究,单一地对土体剖面重构进行表土覆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类土体构型保水保肥性能差,作物不易存活,不能达到农作物增产的效果,达到充分利用耕地价值的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解决现有坡耕地土体构型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坡耕地立地条件,设计该坡耕地的土体构型;
S2、利用深松技术按设计要求建立坡耕地耕层的土体构型,所述土体构型由下至上依次为保证层、稳定层及活动层;
S3、在所述土体构型的活动层上施加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实现对坡耕地耕层的土体改良。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施加生物炭具体为,将生物炭与基肥一起翻埋在耕层下10-15cm,其中,干土与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000:8-20。施加的土壤改良剂为保水剂,将保水剂喷洒在活动层上。
进一步,当所述土体构型为保证层≥30cm,稳定层为20-30cm,活动层为0-20cm;活动层土壤的含水量为15-20%,土壤容重为1.4-1.6g/cm3,为浅根适生型土体构型。对所述浅根适生型土体构型进行深松,所述深松深度为20-35cm,间隔为40-80cm。
进一步,当所述土体构型的保证层≥40cm,稳定层为20-40cm,活动层为0-20cm;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为15-22%,土壤容重为1.2-1.4g/cm3,为深根适生型土体构型。对所述深根适生型土体构型进行深松,所述深松深度在35-50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