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1128.2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涛;索露露;姚雅琪;张灿英;吴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9/18 | 分类号: | A61K49/18;A61K49/08;A61K41/00;A61K9/51;A61K47/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晓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 碳酸 光热 制备 葡萄糖 纳米空心球 光热治疗 球壳结构 水热法制 无定形碳 药物分子 肿瘤治疗 壳结构 纳米球 介孔 壳厚 载药 释放 应用 | ||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碳酸钆纳米球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纳米空心球壳结构,其成份为碳酸钆和无定形碳,该材料同时具有核磁共振成像、肿瘤光热治疗以及载药释放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空心球壳结构,其外径为60~100纳米,壳厚为10~25纳米,球壳结构具有介孔通道可供药物分子进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钆纳米球的直径为60~100纳米,是以氯化钆和尿素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在水溶液中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原料的葡萄糖和碳酸钆纳米球的质量比为1~4,水热反应温度为180~220℃,水热反应时间为1~4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纳米空心球壳结构的外径可以通过碳酸钆纳米球的直径来调控,壳厚可以通过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反应时间来调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显著的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效果,可用作核磁共振成像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引导肿瘤光热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在780~1400纳米波段具有良好的光吸收及光热转换特性,可用作肿瘤光热治疗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1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