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制造用的纽扣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0701.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冯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悦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B07C5/02;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制造 纽扣 分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制造用的纽扣分拣装置,包括锥形料斗、识别装置、底板、出料装置以及多个变向装置,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大批量的纽扣进行分类操作,避免了手工分拣造成的劳动力浪费问题,在使用时利用出料装置使得纽扣个体化的均匀掉落并被识别装置快速检测,由电磁线圈吸附的方式驱动永磁铁移动,而弹簧不仅起到减震缓冲的目的,也可以对弹性势能进行快速储存以备下一次的弹开操作,使得导向板的转动方式响应迅速,间隔时长短,不仅能加快纽扣的分离速度,且设备成本低,防磨损效果好,适宜大量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制造用的纽扣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纽扣是服装生产时的常用部件,一批服装生产完成后,往往会剩下大量的多余纽扣,这些混杂在一起的纽扣如需重新返厂或加入下一批次的生产流程的话,则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工作,但目前的分类方法均为人工手工分拣的方式来分类,当纽扣数量较多时,手工分拣的方法显然不利于节省劳动力。
发明内容
一种服装制造用的纽扣分拣装置,包括锥形料斗、识别装置、底板、出料装置以及多个变向装置,变向装置由安装块,电磁线圈、滑筒、弹簧、永磁铁滑块、凸台、连杆一、导向板、连杆二和连杆三组成,其中永磁铁滑块滑动安装在滑筒内,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滑筒左侧的内壁上,电磁线圈固定套设在安装块的外围,安装块和永磁铁滑块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凸台固装在滑筒的顶部,连杆一的一端与凸台固连,连杆一的另一端与导向板的上侧相互铰接,导向板的下侧与连杆二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杆三的一端相互铰接,连杆三的另一端贯穿并伸入到滑筒且与永磁铁滑块的右侧固连,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固连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滑筒固装在左侧板的内壁上,左侧板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锥形料斗固设在抱箍之内,所述右侧板的内壁上固设有多个支板,每个支板上分别放置有一个分料框,所述底板上还放置有一个杂料框。
优选的,所述识别装置包括有套筒,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光照灯,套筒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物镜、狭缝、滤镜以及光敏传感器,所述抱箍的右侧还固定焊接有吊杆,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吊杆的底部,所述左侧板的内壁上还固设有反光板,反光板与套筒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支架、主动轮、传送带和从动轮,所述支架固装在左侧板的内壁上,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转动安装在支架上,传送带配合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依靠主动轮驱动转动,所述支架上还固装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锥形料斗的底部还固装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自动对大批量的纽扣进行分类操作,避免了手工分拣造成的劳动力浪费问题,在使用时利用出料装置使得纽扣个体化的均匀掉落并被识别装置快速检测,由电磁线圈吸附的方式驱动永磁铁移动,而弹簧不仅起到减震缓冲的目的,也可以对弹性势能进行快速储存以备下一次的弹开操作,使得导向板的转动方式响应迅速,间隔时长短,不仅能加快纽扣的分离速度,且设备成本低,防磨损效果好,适宜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锥形料斗和出料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变向装置的两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识别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悦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悦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谷分选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