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挤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090.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余继春;丁建生;闫武;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3/02;B29C43/32;B29C53/18;B29C53/84;B29B7/10;B29L7/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箱 隔板 空气压缩 电机轴 混匀 塑木复合材料 挤压 挤压装置 伺服电机 阻燃 制备 电控伸缩杆 输出端连接 穿插设置 接料装置 内部设置 出料管 传统的 出料 塑形 传递 生产 移动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挤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相对于处理箱的另一侧通过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电机轴,一号电机轴穿插设置在隔板上,隔板两端均与处理箱固定连接,一号电机轴设置有隔板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匀箱,混匀箱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板,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混匀箱内设置有空气压缩板,能够利用电控伸缩杆带动空气压缩板移动,从而挤压空气,将内部液体从出料管挤压而出,在通过接料装置传递至塑形槽内部进行塑形挤压,此种设计,与传统的出料方式相比更加快速彻底,不会影响加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挤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作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5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现有的挤压生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出料慢,有残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木塑复合板材生产的挤压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挤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生产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相对于处理箱的另一侧通过输出端连接有一号电机轴,所述一号电机轴穿插设置在隔板上,所述一号电机轴设置有隔板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匀箱,所述混匀箱内部设置有空气压缩板,所述空气压缩板上相对于混匀箱内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所述电控伸缩杆与混匀箱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混匀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上相对于空气压缩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安装板,所述一号安装板与处理箱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板下方混匀箱一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相对于混匀箱另一侧的处理箱上开凿有上凹口,所述进料管下方混匀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相对于混匀箱的另一侧处理箱内壁上开凿有下凹口,所述下凹口与上凹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处理箱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一侧下方设置有接料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装置由漏斗和下料管组成,所述接料装置穿插设置在处理箱上。
作为优选,所述接料装置设置在处理箱外部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塑形槽,所述塑形槽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塑形槽上设置有挤压板。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板上相对于塑形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上相对于挤压板的另一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外壁上,所述滑块一侧L型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两端均与处理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与进料管上均螺纹连接有旋转扭盖。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伸缩杆通过一号安装板与处理箱固定连接。
一种阻燃塑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塑料原料经过高温熔炼成液态塑料;
2)打开处理箱内混匀箱一侧进料管上的旋转扭盖,将液态塑料添加入混匀箱,在添加天然纤维、聚磷酸铵、成炭剂、发泡剂和加工助剂,在盖上旋转扭盖;
3)打开伺服电机,带动混匀箱转动,从而使得混匀箱内部物料混匀,一段时间后,打开出料管上的旋转扭盖,在打开电控伸缩杆带动空气压缩板下移,将物料通过出料管排出,落入接料装置,由接料装置输送至塑形模具即塑形槽内部;
4)手动下拉L型连接杆,从而带动挤压板下移,对原料进行均匀的挤压,同时喷射冷气在挤压板上,对物料进行冷却,即可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