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0006.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志;陈琬淋;柯聪盈;徐理智;许雅婷;胡克龙;王万仓;刘俊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二基底以及连接线。第一基底具有第一区及第二区。第一区及第二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第二区位于第一区外。多条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底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多条数据线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及第二区的第一组数据线及第二组数据线。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的下方。连接线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第一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连接线连接于第一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与第二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之间。连接线与多个像素结构的至少一个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异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具有薄型化、体积小及省电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用以驱动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通常具有矩形形状,并包括彼此交错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利用数据线与扫描线上信号能驱动像素结构,进而显示画面。然而,当显示面板的形状不是矩形时,为配合显示面板的形状,多条数据线及/或多条扫描线具有不同长度,造成传输阻抗不匹配及/或驱动电路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性能佳。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二基底以及连接线。第一基底具有第一区及第二区。第一区及第二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第二区位于第一区外。多条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底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多条数据线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及第二区的第一组数据线及第二组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多个像素结构与多条数据线及多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的下方。连接线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第一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连接线连接于第一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与第二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之间。连接线与多个像素结构的至少一个重叠。
本发明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二基底以及连接线。第一基底具有第一区及第二区。第一区及第二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第二区位于第一区外。多条数据线设置于第一基底上,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多条数据线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及第二区的第一组数据线及第二组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多条扫描线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及第二区的第一组扫描线及第二组扫描线。第一组扫描线的多条扫描线与第二组扫描线的多条扫描线在结构上分离。多个像素结构与多条数据线及多条扫描线电性连接。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的下方。连接线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第一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连接线连接于第一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与第二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二基底以及连接线,其中多条数据线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及第二区的第一组数据线及第二组数据线,第一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大于第二组数据线的一数据线的长度,且连接线连接于第一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与第二组数据线的数据线之间。借此,在传输每一数据信号时,与每一数据信号对应的传输电阻实质上相等或相近,进而能提升显示面板的性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C是对应图1B的剖线I-I’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