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933.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婧;太光平;刘昊琛;宋峰;丁卫平;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叶 上层板 中层板 微通道 第一流体 芯片 下表面 下层板 脉管 体外 通孔 静脉 肝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区 六边形 从上到下 第二流体 脉管系统 浓度梯度 依次排列 应用基础 肝疾病 肝模型 微环境 中央腔 通槽 动脉 体内 出口 | ||
1.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上层板的下表面设有六根长度相同的第一流体微通道,所述上层板上还设有第一入口、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的输入端均连接至第一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的输出端、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连接至中层板;
所述中层板的下表面设有六根与第一流体微通道长度相同的第二流体微通道和六边形的细胞培养区,所述第二流体微通道的输出端连接至细胞培养区,所述中层板上还设有第二入口、出口以及六个通槽,所述第二入口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配合,另一端与第二流体微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出口的一端与第二通孔连通配合,另一端连接至细胞培养区,所述通槽的一端对应的与第一流体微通道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连接至细胞培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模拟肝小叶动脉,所述第二流体微通道模拟肝小叶静脉,所述第二通孔模拟中央腔静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和第二流体微通道均对称式分布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和第二流体微通道的输出端均相互错开且均匀分布连接至细胞培养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微通道的深度小于上层板的厚度,所述第二流体微通道的深度小于中层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的表面积均为20-40平方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的厚度为7-9毫米,所述中层板和下层板的厚度均为2-4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均为透明的有机玻璃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脉管肝小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与中层板和中层板与下层板之间均通过硅胶膜进行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9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