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823.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辉;杨创业;邓岳文;杨晶淼;郑哲;王庆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氏珠母贝 生长性状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基因位点 微管蛋白 遗传进展 育种周期 碱基 壳高 壳宽 壳重 位点 生产成本 应用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TubB‑4B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该位点对应于马氏珠母贝微管蛋白TubB‑4B基因位点,此处碱基为G或C。本发明SNP标记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壳高、壳宽与壳重)显著关联,是一个新的分子标记,通过确定待测马氏珠母贝SNP位点基因型,从而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育,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遗传进展,节省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选择育种是一种常见的育种技术,现有文献报道了利用群体(或家系)选择改良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与马氏珠母贝P.fuctada martensii等贝类养殖群体的经济性状。马氏珠母贝基础群体或养殖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适宜采用选择育种技术改良目标性状。结合群体与家系选择育种技术,已经培育了“海选1号”、“南科1号”与“南珍1号”养殖新品种,明显改良了养殖群体性状。马氏珠母贝1.5龄达到性成熟,利用传统育种技术培育一个养殖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时间。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可进行早期(未达到性成熟),缩短育种周期。
微管蛋白是构成真核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微管蛋白分为α-,β-,γ-,δ-,ε-,ζ-六种,均参与微管的形成,参与多种修饰过程,包括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且对生长发育,变态等生命过程有影响,β-微管蛋白可与多种药物结合,且过表达会使微管不稳定,抑制细胞生长。研究发现TubB-4B基因参与小鼠牙齿发育,全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ubB-4B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表明其可在多种组织中起调节作用。利用EGF和IGF两种生长因子分别处理UMR106细胞12h,在促进细胞DNA合成的同时,β-微管蛋白mRNA的表达量明显提高,这表明微管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殖间存在相互联系(刘彬等,19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TubB-4B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可通过确定待测马氏珠母贝SNP位点的基因型,从而对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壳高、壳长、壳宽与壳重)进行早期选育,不会受到马氏珠母贝贝龄限制,可有效用于马氏珠母贝的早期选育,缩短选育进程。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TubB-4BSNP分子标记,所述的SNP分子标记位于马氏珠母贝微管蛋白TubB-4B基因的G10009C位点,此处碱基为G或C。
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TubB-4BSNP分子标记的应用,所述的SNP分子标记应用于马氏珠母贝早期选育。
SNP分子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对马氏珠母贝壳型性状进行早期选育。
一种与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的TubB-4BSNP分子标记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马氏珠母贝的基因组DNA;
(2)设计特异性扩增含有马氏珠母贝TubB-4B基因10009位点的基因片段的引物对;
(3)以步骤(2)设计的引物对马氏珠母贝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扩增所得基因片段的SNP位点的基因型;
(4)基于SNP位点的基因型对马氏珠母贝壳型性状进行早期选育。
所述的PCR扩增引物序列为:
步骤(1)所述的提取待测马氏珠母贝的基因组DNA的步骤如下:使用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