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794.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5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勇;吴政江;陈丽园;林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70;F04D29/3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型叶片 涡流 送风筒 端盖 网罩 叶轮 旋转脉动 中心轴 两端开口 送风装置 中心筒 中心筒外壁 仿自然风 环形均布 活动套装 内凹弧面 气流通过 驱动叶轮 热舒适性 外凸弧面 翼形结构 出风端 进风端 内腔中 压力差 中心处 多片 焊固 脉动 转动 室内 脱离 | ||
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筒、网罩端盖、中心轴及叶轮;送风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其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网罩端盖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网罩端盖分别安装在送风筒的两端开口处;中心轴设在送风筒内腔中,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网罩端盖的中心处;叶轮包括中心筒和环形均布且焊固在中心筒外壁上的多片翼型叶片,叶轮通过中心筒活动套装在中心轴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气流通过翼型叶片时,在外凸弧面与内凹弧面形成压力差,进而驱动叶轮转动,另外,由于翼型叶片的翼形结构,气流到达翼型叶片的尾部会产生脉动涡流,从而使气流脱离翼型叶片后形成一种旋转脉动涡流,达到仿自然风的效果,提升室内的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末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风口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和回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设备,它直接关系到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等的分布。
传统风口在空调系统只起到了向室内输送冷量的作用,缺乏类自然风脉动的效果,难以达到仿自然风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它能产生旋转脉动涡流来提升室内的热舒适性,营造出仿自然风的出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筒、网罩端盖、中心轴及叶轮;送风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其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网罩端盖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网罩端盖分别安装在送风筒的两端开口处;中心轴设在送风筒内腔中,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网罩端盖的中心处;叶轮包括中心筒和环形均布且焊固在中心筒外壁上的多片翼型叶片,叶轮通过中心筒活动套装在中心轴上,并位于送风筒内腔中,且在轴向上被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翼型叶片一侧表面为外凸弧面、另一侧表面为内凹弧面,翼型叶片前端朝向送风筒进风端,后端朝向送风筒出风端,翼型叶片从前端向后端厚度逐渐缩减,翼型叶片的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在翼型叶片前端通过弧面平滑过渡,在翼型叶片的后端交汇形成一条棱。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叶轮的翼型叶片的数量为4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气流通过翼型叶片时,在外凸弧面与内凹弧面形成压力差,进而驱动叶轮转动,另外,由于翼型叶片的翼形结构,气流到达翼型叶片的尾部会产生脉动涡流,从而使气流脱离翼型叶片后形成一种旋转脉动涡流,达到仿自然风的效果,提升室内的热舒适性。
2、叶轮为可单独更换的部件,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更换不同的翼型叶片尺寸及不同的翼型叶片个数的叶轮,以达到调控旋转脉动涡流的脉动尺度和频谱的效果,进而满足不同环境下对风的脉动尺度和频谱要求。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图2中的送风筒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旋转脉动涡流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筒1、网罩端盖2、中心轴3及叶轮4。
送风筒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其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
网罩端盖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网罩端盖2分别安装在送风筒1的两端开口处。
中心轴3设在送风筒1内腔中,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网罩端盖2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