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配电网运行监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17748.9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东;王科;刘红文;聂鼎;李彦生;董涛;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Q50/06;H04L67/1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息 影像 技术 配电网 运行 监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配电网运行监视方法,包括以配电网10kV馈线为单元,获取中低压配电网设备台账,根据设备台账及拓扑关系构建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拓扑基础图;从生产管理系统中获取10kV馈线的运行信息;从配网GIS(配网地理信息系统)系统中获取10kV馈线的地理信息;从气象系统中获取10kV馈线的运行气象信息;将各信息在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拓扑基础图中展示,得到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图;根据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图显示的信息,对异常配电网设备发出告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结合后台监视系统能提升10kV中压线路的运维水平,快速定位设备故障,同时可预防设备重、过载,提升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10KV中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息中低压配网运行中对配电网运行实施监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10kV配网自动化及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多为独立运行的方式,当配网运行时,外部环节数据需要由专用系统获取,给10kV配网运行监视过程造成极大的不便,不但降低了配网运行管理效率,还降低了对配网运行风险的感知水平。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为,通过以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构成的配电自动化图形显示对配网的监视结果以及10kV中压线路的拓扑关系。然而,自动化图形中所测得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数据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设备是否处于重载、过载、烧毁、故障等状态;并且操作人员也不能通过图形得知当前设备的运行环境;其次,现有的监视系统存在滞后性,即当设备出现非正常运行状态或故障、缺陷时,不能提前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发生,进而保障对用户的安全稳定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另外,现有的监视图型为平面图,并不能全面立体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水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配电网运行监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10kV配网设备运行监视过程中,配网设备位置信息、运行外部气象信息了解不全面、不及时的问题。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根据综合信息进行多途径精确发送异常停电告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配电网运行监视方法,包括:
以配电网10kV馈线为基础获取中低压配电网设备台账,根据配电网设备的数据及拓扑关系构建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拓扑基础图;其中,所述配电网设备包括中压线路、配电变压器、断路器、环网柜和配电房;
从生产管理系统中获取10kV配电网设备的运行信息;所述运行信息包括电流、电压、功率、负荷数据和可靠性数据;
从GIS(配网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10kV配电网设备的地理信息;所述地理信息包括配电网设备的所在地经纬度数据、海拔数据及地理拓扑关系;
从气象系统中获取10kV配电网设备的外部气象信息;所述外部气象信息包括气象数据和异常灾难数据;
将配电网设备的运行信息、地理信息和外部气象信息在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拓扑基础图中展示,得到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图;
根据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图显示的信息,对发生异常的配电网设备发出异常事件报警。
可选的,所述对发生异常的配电网设备发出异常事件报警可采用短信推送、智能语音呼叫、移动端应用程序提醒或互联公告网发布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异常事件包括山火、暴雨、高温、地震引起的意外停电。
可选的,所述全息中低压配电网运行监视拓扑基础图包括配电网设备的基础信息及连接关系。
可选的,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数据及拓扑关系的获取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