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735.1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王文英;郑澍;刘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高科电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电路结构 铜排 电力电子器件 并联均流 出线母排 进线母排 电力电子元件 并联支路 电流路径 节能降耗 生产系统 运行效率 整流臂 整流柜 并联 对称 环节 | ||
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包括进线母排和出线母排,进线母排通过圆形铜排与元件排连接,出线母排通过圆形铜排与快熔排连接。圆形铜排的增加使得整个整流臂上的电力电子元件分布对称均匀。本发明中,各并联支路电流路径长度完全相同,增加提高整流柜的运行效率,减少各环节的损耗,对整个生产系统节能降耗会有显著成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并联主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各行各业对大电流直流变流装置的需求越来越高、额定运行电流也越来越大。受电力电子器件工艺和制造技术的限制,单个电力电子器件的耐压和耐流水平已很难短时间内再有快速突破,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器件容量等级上,进一步扩大电力电子变流设备的输出容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常常使用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分流的方法来实现额定电流容量的扩大。由此同时带来了并联支路的电流平衡即均流问题,这往往会影响电路的参数设计,也是在实际运行中器件经常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简单有效的解决均流问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也是目前研究大功率大电流下提高输出功率的技术难点。
目前,为保证每个并联支路都具有相同的阻抗,选用同一批次电力电子器件和相同的驱动电路,对每个并联支路外加均流电抗器或者输出扼流圈来实现均流。外加均流电抗器以及输出扼流圈显著增加了系统成本和加工制造难度,同时对大电流电力电子变流设备,均流电抗器以及输出扼流圈体积很难做到很小,且也很难做到平衡一致。因此采用对称结构的布局设计是电力电子器件均流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采用对称布局结构,不但热分布均匀、布局灵活,而且同一整流臂上的电力电子器件均流效果好,能可靠地应用于试验和生产,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包括圆形铜排2,所述的圆形铜排2进线中心焊接有进线母排1,所述的圆形铜排2上均匀分布安装孔位16个,每两个安装孔对应安装一个元件排3,所述的圆形铜排2出线中心焊接出线母排12,圆形铜排10上均匀分布安装孔位16个,每两个安装孔对应安装一个快熔排7,所述的元件排3与快熔排7每组对应设置,元件排(3)与快熔排(7)之间未通过安装孔位连接,所以设置有背钢板4和弹簧钢板9通过压接接触,所述的背钢板4和弹簧钢板9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
所述的每组两个安装孔与一个元件排3用螺钉及螺母固定。
所述的每组两个安装孔与一个快熔排7用螺钉及螺母固定。
所述的弹簧钢板9为弧形结构。
所述的背钢板4和弹簧钢板9之间依次安装元件排3、晶闸管5、快速熔断器6、快熔排7、压块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提高整流柜的运行效率,减少各环节的损耗,对整个生产系统节能降耗会有显著成效。
2、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结构精巧,安装方便,各并联支路对称布局,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并联主电路结构。
3、本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可以解决多个电力电子器件并联均流问题的主电路结构,每个并联支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均流电抗器或者输出扼流圈,就能达到理想的均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整流桥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a为从出线母排的角度,1b为从进线母排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高科电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高科电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