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软件定义的互连设备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17657.5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1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欣;刘勤让;沈剑良;朱珂;陈艇;吕平;刘冬培;宋克;汤先拓;何丽丽;付豪;陶常勇;刘长江;张华;林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定义 互连 设备 测试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软件定义的互连设备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原协议报文生成器、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指令,生成原协议配置命令、解析匹配配置命令及协议转换配置命令;原协议报文生成器用于根据原协议配置命令,生成原协议报文,并将原协议报文发送至互连设备,以使互连设备根据原协议报文及协议转换配置命令生成目标协议报文;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用于接收互连设备发送的目标协议报文后,根据解析匹配配置命令,对目标协议报文进行解析及匹配,生成功能及功能测试结果。本发明实现了互连设备功能的全面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软件定义的互连设备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的技术本质是把原先一体化的硬件设施打破,将基础硬件虚拟化并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管控软件,控制其基本功能,提供更开放、灵活、智能的管控服务。软件定义互联技术可以应用于互连设备,使得互连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定义实现多种通讯协议的转换。当前针对软件定义互连技术的测试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UVM(UniversalVerification Methodology,通用验证方法学)逻辑仿真进行验证,然而该方式的测试结果较为片面,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软件定义的互连设备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以实现互连设备功能的全面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软件定义的互连设备的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原协议报文生成器、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原协议报文生成器、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及互连设备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用户的配置指令,生成原协议配置命令、解析匹配配置命令及协议转换配置命令;原协议报文生成器用于根据原协议配置命令,根据配置指令生成原协议报文,将原协议报文发送至互连设备,以使互连设备根据原协议报文及协议转换配置命令生成目标协议报文;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用于接收互连设备发送的目标协议报文,根据解析匹配配置命令,对目标协议报文进行解析及匹配,生成功能测试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原协议配置命令包括原报文协议类型、报文源地址、报文目的地址、报文载荷水印算法模式及报文组合总长度;原协议报文生成器包括第一控制寄存器、报文包头生成模块、报文载荷生成模块及原协议报文封装模块;第一控制寄存器分别与报文包头生成模块、报文载荷生成模块及原协议报文封装模块连接;原协议报文封装模块分别与报文包头生成模块及报文载荷生成模块连接;第一控制寄存器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原协议配置命令;报文包头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原报文协议类型、报文源地址、报文目的地址及报文组合总长度,生成原报文包头;报文载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报文载荷水印算法模式、报文组合总长度及预设的载荷生成逻辑,生成原报文载荷;原协议报文封装模块用于将原报文包头及原报文载荷封装,生成原协议报文,将原协议报文发送至互连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解析匹配配置命令包括目标协议报文协议类型、报文源地址、报文目的地址、报文载荷水印算法模式及报文组合总长度;目标协议报文解析匹配器包括目标协议报文解析模块及目标协议报文匹配模块及第二控制寄存器;第二控制寄存器分别与目标协议报文解析模块及目标协议报文匹配模块连接;第二控制寄存器用于接收解析匹配配置命令;目标协议报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协议报文协议类型,对目标协议报文进行解析,得到转换报文包头及转换报文载荷;目标协议报文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报文源地址、报文目的地址、报文载荷水印算法模式及报文组合总长度对转换报文包头及转换报文载荷进行匹配,生成功能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天津芯海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