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7600.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新业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机 垃圾处理 黑水 自动化 养殖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所述的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布料系统、布虫系统和幼虫饲养系统。利用本发明专利提供系统消耗有机垃圾实现黑水虻养殖,能够有效提高黑水虻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黑水虻养殖的投资成本和人工成本,防控黑水虻养殖的系统性风险,提高黑水虻养殖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讲,它涉及一种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亮斑扁角水虻俗称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昆虫,一生包括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5个阶段。其中幼虫营腐生生活,在自然界以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可以将食物高效地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黑水虻的传统养殖方式比较粗放,需要依靠大量人工进行操作,养殖规模小、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很难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形成产业化。
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884977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黑水虻饲养的禽畜粪便自动化处理设备,该专利发明包括饲养装置、匀料装置和上料装置,通过将饲养装置、匀料装置和上料装置集成于一体,具有能够控制自动上料、自动匀料、自动输出的自动化饲养功能,能够实现黑水虻的批量饲养和禽畜粪便的批量处理。但是该专利采用全机械设备进行精细化饲养,一方面增大了黑水虻养殖的能耗和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可能发生意外故障或者设备需要检修时,设备停机造成生产不稳定,养殖风险较高。
此外,申请公布号为CN 10893534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猪粪人工养殖黑水虻的方法,该专利根据自身养殖场的地形条件建立不同规格的饲养池进行幼虫的饲养,池养较为粗放,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可减轻劳动强度,采用猪粪进行饲养,养殖成本低;该发明采用的养殖方法工艺简单,养殖周期小,成本投入低廉。但是该专利还是使用人工进行养殖黑水虻,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参数控制,完全依靠人工经验对养殖过程进行控制,养殖风险较高,当黑水虻养殖饲料过湿或者蛋白质含量过高时,饲料在饲养池中容易板结成块,养殖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全自动化生产和人工生产存在的生产风险和不利因素,提供可连续生产、效率高、操作智能简单、安全可靠的一种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从而进一步减低黑水虻养殖的投资成本,提高黑水虻养殖的稳定性,减低养殖风险,并进行自动化、规模化养殖。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黑水虻饲料主要为有机垃圾,指包含有机物、营养组分或可降解物质的各类垃圾,厨余垃圾、禽畜粪便垃圾、生活垃圾中富含营养物质的分类垃圾,但并不仅限于以上垃圾类别;本发明所使用的黑水虻,指学名为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illucensL.)的生物物种。
本发明中,一种基于有机垃圾处理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布料系统、布虫系统和幼虫饲养系统。
布料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存料罐、储水罐、输送管道、输送泵、输水泵和布料管道;螺旋输送机与存料罐的进料口相连;存料罐包括进料口、搅拌机、进水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进水口设置在存料罐的顶部外则,搅拌机设置在存料罐的内部中间,出料口设置在存料罐的下部;进水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储水罐相连,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与输送泵相连;储水罐储存的水资源是自来水或者是垃圾渗滤液;输送泵为柱塞泵,通过输送管道与布料管道相连;布料管道为变径管道,与输送管道相连的一侧的管径为最大管径,布料管道后侧的管径逐渐变小,至少设置为三级变径管道,三级变径管道的直径比例可以设置为10:8:5,三级变径管道的长度比例可以设置为10:8:5;布料管道下方管壁上均匀分布有一排直径10~20mm的出料嘴,出料嘴中心间距为5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源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设施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