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根酮D的制备方法及医药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7148.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赫玉芳;夏昉;刘京硕;张彪;于露;丁晨;谢铮;孙立;盖大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C07D493/04;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根酮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桑白皮、桑枝、桑叶中提取桑根酮D的制备方法及医药新用途,新用途具体的说是桑根酮D单一成分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应用,可在制备抗痛风、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改善目前痛风病药物副作用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从桑白皮、桑枝、桑叶中提取桑根酮D的制备方法及医药新用途,具体的说是桑根酮D单一成分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应用,可在制备抗痛风、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应用,也涉及该药物的药物制剂,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形成的常见病,已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20大顽症之一。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传统的抗痛风药物—促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常伴随有皮疹、发热、肾脏损害等副作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自由基造成的应激反应或对组织的伤害,也可以减少人体内尿酸的形成。研究发现以黄嘌呤氧化酶为作用靶点的抑制剂有很好的抗痛风作用,是治疗痛风的重要药物并能减少一些致命的痛风并发症。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作为抗痛风药物,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上市的别嘌呤醇,虽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它有很多的副作用,应用后病人可有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有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33(5),351-353)。因此,研究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桑根酮D,为从桑属植物桑白皮、桑枝、桑叶中提取分离得到。
有文献报道了桑枝的提取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喻燕,西南大学,2017,硕士论文);张晓丽研究报道了,桑枝提取物具有抑制脂肪酶活性(中国中药杂志,2012年,第37卷,第9期,1323页);CN103156869A公开了一种从桑白皮、桑枝、桑叶中提取的桑根酮C、桑根酮D及以桑根酮C、桑根酮D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的医药新用途,具体的说是桑根酮C、桑根酮D单一成分及桑根酮C、桑根酮D与桑皮素、桑皮苷、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脱氧野尻霉素组成的组合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王彩萍研究表明,桑枝提取物具有调节有机离子转运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这种提取物是一种粗提物,没有明确粗体物的化学成分,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本发明首次发现从桑属植物中提取的桑根酮D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本发明完成前未发现有关桑根酮D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预防和治疗痛风方面应用的报道,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首次发现了从桑白皮、桑枝、桑叶中提取的桑根酮D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具有在制备抗痛风、抗高尿酸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技术进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及特点是:桑根酮D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与以往文献报道桑枝提取物具有更加明显的药理活性,以往报道的提取物是粗提取物,所以具体的活性成分不清楚;本发明是成分明确,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桑根酮D制备方法:桑白皮或桑枝或桑叶粉碎成粗粉,用6~10倍量30-4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提取液直接通过大孔树脂柱,先用30-40%乙醇洗脱1~3个柱体积,弃去洗脱液,再用50~80%乙醇溶液洗脱2~5个柱体积,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加酸调pH为1~4,放置沉淀;沉淀物用5~10倍量有机溶剂回流,趁热过滤,加入硅胶柱,丙酮水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有效成分,回收丙酮放置结晶;粗结晶物滤出,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通过C18柱,收集,有效组分,合并,得桑根酮D。
本制备方法首次采用提取液不经过浓缩直接进行大孔树脂分离,除去杂质,解决了提物液经过浓缩导致有效成分析出,经过大孔树脂后损失严重的情况,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收率,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