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及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6397.X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雷作钊;罗南昌;罗天生;薛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F16H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驱动 离合器 结构 变速器 | ||
1.一种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离合块、第二离合块、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以及活塞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以及第三环体分别设置于第二环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离合块设置于第一环体的左侧,所述第二离合块设置于第三环体的右侧;
所述活塞环体包括环状的第一活塞部以及第二活塞部,所述第二活塞部连接于第一活塞部的外侧,所述第一离合块右侧设置有第一摩擦片组,所述第二离合块左侧设置有第二摩擦片组,所述第一摩擦片组以及第二摩擦片组分别相对设置于第二活塞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环体的外侧朝向第二环体的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三环体的外侧朝向第二环体的方向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三环体的凸起部朝向第一环体的凸起部设置,所述第一环体右端面、第三环体左端面以及第二环体的外壁形成腔体,所述第一活塞部设置于腔体内,所述第二活塞部设置于腔体外;
所述第二环体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油通道以及第二进油通道,所述活塞环体与第一环体之间的腔体空间为第一液压腔,所述活塞环体与第三环体之间的腔体空间为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一液压腔相贯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与第二液压腔相贯通,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以及第二进油通道分别用于向第一液压腔以及第二液压腔输入或输出液体,以通过活塞环体的第二活塞部挤压第一摩擦片组驱动第一离合块或挤压第二摩擦片组驱动第二离合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一润滑通道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一环体与第一离合块之间,所述第三环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润滑通道,所述第二润滑通道用于将润滑油输送到第三环体与第二离合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孔以及第二弹性件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弹性件安装孔中,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环体右侧,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弹性件安装孔中,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三环体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的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的个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柱,所述第二活塞部左侧开设有固定柱安装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环体右侧,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设于固定柱安装孔中,或者所述第二活塞部右侧开设有固定柱安装孔,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于第三环体左侧,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设于固定柱安装孔中,且固定柱朝向第二活塞部的端面与固定柱安装孔内壁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部上侧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块或第二离合块上均匀设置有减重孔。
8.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以及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双向驱动的离合器结构,所述输入轴以及输出轴穿设于壳体中,所述中间轴以及离合器设置于壳体内;
所述输入轴穿设于离合器内,所述第一离合器块通过齿轮与中间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间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块也通过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63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