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网络的路径标签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15647.8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程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45/50;H04L45/24;H04L45/00;H04L4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旺贵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网络 路径 标签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的路径标签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集中控制器的数据网络管理模块对数据网络进行网络配置,并计算数据网的路径标签;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向集中控制器的光网络管理模块订阅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对光网络进行网络配置,并通知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并根据新的路径标签向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发送建立交叉请求;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反馈的交叉建立成功消息后,重新下发所述新的路径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融合网络的路径标签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网络拟提供业务的主要特征包括大带宽、低延迟和海量连接,从而对承载网在带宽、容量、时延和组网灵活性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光传送网技术结合了光域传输和电域处理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刚性透明管道连接和强大的组网能力,而且可以提供长距离、大容量传输能力。低时延的需求要求核心网下沉,传输网也需要支持三层的转发。分段路由技术对传统的MPLS协议控制面做了简化,具有广泛的部署场景,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TE、快速重建路由等。分段路由与光网络传输的融合是业界最热的课题之一。
目前提出的融合网络策略中,三层数据网络向光网络提出了建立路径的请求。但是三层网络的搭建往往是客户提出请求后,业务人员去手动配置虚拟链路。这样既增加了配置的复杂度和建网的周期,也会造成带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的路径标签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融合网络的配置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网络的路径标签确定方法,包括:集中控制器的数据网络管理模块对融合网络中的数据网络进行网络配置,并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所述集中控制器的光网络管理模块对所述融合网络中的光网络进行网络配置,并通知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并根据新的路径标签向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发送建立交叉请求;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反馈的交叉建立成功消息后,重新下发所述新的路径标签。
其中,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通知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向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订阅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
其中,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通知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包括: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通知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网络与所述光网络之间的可达链路以及带宽使用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光网络的路由和带宽使用信息重新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之前,还包括: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向用户上报所述可达链路以及带宽使用信息,并根据用户的指令确认是否重新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
其中,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接收到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反馈的交叉建立成功消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向所述可达链路的网元下发建立交叉的信息。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网络管理模块根据数据网络的约束信息计算所述数据网络的路径标签;和/或,所述光网络管理模块根据光网络的约束信息建立交叉路径。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网络的端到端保护嵌套所述光网络的路径保护。
其中,所述数据网络的端到端保护嵌套所述光网络的路径保护,包括:当所述光网络中的工作链路故障时,光网络链路延迟倒换的时间小于数据网络BFD产生告警的时间,光网络链路发生切换,数据网络链路不发生切换;当光网络链路延迟倒换的时间大于数据网络BFD产生告警的时间,数据网络链路发生切换,光网络链路不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析锂的判定方法
- 下一篇:栅格地图的创建方法及创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