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用酸溶性封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14986.4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安;李建山;齐银;卜向前;吕宝强;常笃;何衡;康博;李建辉;黄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14 | 分类号: | C09K8/514;C09K8/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钻小井眼 分段 压裂用酸溶性 封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用酸溶性封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封堵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重烧镁砂100份、氯化镁30~50份、超细轻质碳酸钙5~10份、硅微粉10~20份、分散剂4~8份、硼砂0~2份、柠檬酸0.1~0.2份、磷酸0.05‑0.2份、降失水剂0.3~2份、水30~50份。本发明提供的酸溶性封堵剂的初凝时间在120min~660min范围内可控,满足压裂施工工序的泵入要求,24h抗压强度大于30MPa,封堵效果好,且能被酸完全溶解,满足长庆油田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的酸溶性封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目前已进入稳产期,随开发时间的延长,侏罗系低渗油藏,安塞、靖安等三叠系特低渗透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为有效动用地层剩余油,充分挖掘油藏潜力,提高采收率,引入侧钻技术。在原老井段侧钻新井眼的侧钻技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经济效果显著的优势,但由于侧钻井眼小,在完井试油方面受到限制,特别是在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改造方面。
常规的小井眼压裂通常采取单层压裂或多层合压,无法实现有效的分段压裂,达到充分动用储层的目的。而目前已试验的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技术主要有动态暂堵转向技术和投球滑套、压差滑套技术。动态暂堵转向技术对暂堵剂的暂堵升压性能和可降解性能要求高,且对新裂缝的开启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投球滑套、压差滑套技术,在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中存在工具变径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井筒处理难度大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有效安全的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决定采用酸溶性封堵剂,在压裂施工过程中,以适度排量泵入压裂液,压裂液优先进入高进液层段射孔孔眼,开启裂缝,通过注入酸溶性封堵剂将已压开裂缝进行封堵,候凝达到最大强度后,继续泵注压裂液,增加井底压力,达到新缝开启条件,迫使液流、支撑剂进入未进液、低进液层段,开启不同应力的储层后,对封堵的裂缝进行酸化解堵,恢复封堵储层渗透性,以此实现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提高侧钻井单井产量。
但目前没有用于油田压裂领域的酸溶性封堵剂,现有酸溶性封堵剂不能满足油田压裂条件。
CN107474809A(申请公布日2017年12月15日)专利中发明了一种酸溶性水泥类暂堵剂,该暂堵剂用于油井固井领域,适用于30-100℃的油井,24h抗压强度为14.5-18.8MPa,小于20MPa,不能满足长庆油田侧钻井压裂施工要求(≥30MPa),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酸溶性封堵剂,以满足压裂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条件(初凝时间≥2h,抗压强度≥30MPa)的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用酸溶性封堵剂,在压裂施工过程中,以适度排量泵入压裂液,压裂液优先进入高进液层段射孔孔眼,开启裂缝,通过注入酸溶性封堵剂将已压开裂缝进行封堵,候凝达到最大强度后,继续泵注压裂液,增加井底压力,达到新缝开启条件,迫使液流、支撑剂进入未进液、低进液层段,开启不同应力的储层后,对封堵的裂缝进行酸化解堵,恢复封堵储层渗透性,以此实现31/2〞油管(内径76mm)固井完井侧钻小井眼分段压裂,提高侧钻井单井产量。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