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4896.5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启;菅野直纪;前川智史;伊贺上贵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42 | 分类号: | F16K3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驱动 流量 控制 | ||
提供一种在抑制在连接于电动马达的副阀体作用流体的较高的压力的同时、能够对在两个出入口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1)具备壳体(2)、升降驱动装置(3)、供给切换阀(4)、主阀体(5)和闭阀弹簧(6)。如果借助升降驱动装置的电动马达(31)而副阀体(33)向上方移动,则背压室(20)的油经由副阀体连通口(33T)及副阀体油路(33S)被从排出油路(27)排出。此外,第1油室的油一边在第1节流孔被流量调整一边向背压室流入。相对于主阀体的背压室、第1油室及第2油室的压力、闭阀弹簧的作用力的平衡变化,主阀体开阀。另一方面,在主阀体的闭阀时,阻止背压室的压力对副阀体的下端面直接赋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控制在两个出入口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的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动作油或制冷剂等动作流体的流路中控制该动作流体的流量的装置,已知有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具备壳体、能够在壳体内移动的主阀体、产生使主阀体移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以及接受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并向该主阀体传递移动力的副阀体。在壳体形成有第1出入口和第2出入口,这些出入口被连通流路连通。主阀体能够在将连通流路遮断的遮断位置与将连通流路开放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上述那样的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的电动阀。该电动阀具备阀主体、阀体、升降驱动机构和闭阀弹簧。阀主体具有阀室、在该阀室开设的横向的第1出入口、在前述阀室开设的纵向的带阀座的阀口、以及与该阀口相连的第2出入口。为了将前述阀口开闭,阀体能够升降地配设在前述阀室。升降驱动机构具有用来使该阀体升降的电动马达。闭阀弹簧对前述阀体向开阀方向施力。前述阀口的口径与在前述阀体的上方划分成的背压室的室径被设定为大致相同,并且,为了使前述阀口与前述背压室连通,在前述阀体内设置有下端面开口的均压通路。并且,设定各部的尺寸,以使前述均压通路的下端开口面积除以前述阀口面积所得的值为0.5以上不到1.0。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先导动作型阀。该阀具备主体、主提升阀、先导活塞、第1盘簧、先导阀元件和致动器。主体具有第1端口、第2端口、以及配设在前述第1端口与前述第2端口之间的阀座。主提升阀与前述阀座有选择地卡合而形成控制腔室。前述控制腔室的压力对主提升阀的运动进行控制。主提升阀具有将前述第2端口与前述控制腔室连通的开口部。先导活塞被前述主提升阀的前述开口部可动地接纳,在内部具有先导通路。第1盘簧使前述先导活塞相对于前述主提升阀偏倚。先导阀元件动作以将前述先导通路开闭。致动器为了将前述先导阀元件移动而能够动作地结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0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39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阀中,需要借助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将阀体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如果在第1出入口与第2出入口之间流动的流体的压力上升,则与该压力成比例而保持阀体的驱动力增大。结果,有在阀体的保持中需要较大的电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先导动作型阀中,由第1盘簧及致动器对先导阀元件的位置进行控制。因此,阀元件的位置精度容易因弹簧及致动器等设备的滞后而变动。进而,根据油的流动方向而在闭阀时第1出入口或第2出入口的油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先导阀元件。因此,为了将先导阀元件保持为闭阀状态,在致动器中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有耗电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在连接于电动马达的副阀体作用流体的较高的压力的同时、能够对在两个出入口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驱动式流量控制阀。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