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设施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4636.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庄团达;林碧英;方婉莲;庄文福;庄萍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南泉家庭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C23/02;A01G25/02;C05F3/00;C05G3/80;C05G5/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62324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园艺 作物 栽培 蚯蚓 养殖 相结合 设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设施和方法,首先进行以三层阶梯状结构进行整地,并用黑色地膜覆盖垄和畦,在畦面将干燥处理饲料化的牛粪堆成长条形蚯蚓养殖床,上方用稻草帘子或黑色遮阳网覆盖。用可调控滴头的双向滴灌方式,对园艺作物和蚯蚓养殖床分别进行滴灌和加湿处理,从而起到了园艺作物栽培灌溉,蚯蚓养殖及有机肥生产的作用,同时蚯蚓粪由于灌溉雨淋等原因产生的渗出营养液是园艺作物生长所需的的有机液体肥料,也起到了增施有机肥的作用,将灌溉、养殖、肥料生产及施肥四项工作结合一起,提高工作效益,实现生态循环理念,将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生态绿色的发展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养结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方法和生物质有机肥的生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农业的大力倡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的理念越来越契合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用饲料化的牛粪喂养蚯蚓不仅能大量繁殖新的蚯蚓,还能生产蚯蚓粪作为有机肥,由于蚯蚓粪具有团粒结构,可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具有大量生物质腐殖酸,能够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相结合运用于蚯蚓养殖上,能够起到控制蚯蚓养殖场的湿度,同时防止蚯蚓直接下钻到土壤里,便于之后的采集和分离。地膜覆盖在园艺作物栽培中,具有高效的保水、保肥、保墒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直接在园艺作物周围不加设施直接养殖蚯蚓,会对园艺作物的应激大,园艺作物初期生长会受影响,同时不方便蚯蚓的采集和蚯蚓粪的分离,不具备高效性综合循环的特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设施和方法,其能够同时满足灌溉施肥、蚯蚓养殖、有机肥生产三者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呈三层阶梯状结构垄、畦和沟,所述垄和畦上覆盖有地膜,在垄上种植有穿出地膜的园艺作物,在畦的地膜上设有蚯蚓养殖床,蚯蚓养殖床内养殖有蚯蚓,所述园艺作物和蚯蚓养殖床上设有滴灌,所述蚯蚓养殖床与垄上的土壤之间设有输送养料的通道。
进一步的,上述蚯蚓养殖床包括由牛粪饲料堆成15cm高的长堆和铺设在长堆上的稻草帘或黑色遮阳网。
进一步的,上述通道为PVC塑料导管。
进一步的,上述PVC塑料导管靠近蚯蚓养殖床的一端设有前置滤网,靠近垄的一端布设有孔洞。
进一步的,上述三层阶梯状结构,以畦面为基准,垄高20cm、宽0.5m,畦宽0.3m,畦面向垄面倾斜10~20°角,沟深10cm、宽0.2m。
进一步的,上述滴灌为双向交叉的滴灌,且具有可调控开关及滴量的滴头。
进一步的,上述蚯蚓养殖床是间断式的,蚯蚓养殖床长度在1~2m,两个相邻蚯蚓养殖床之间空0.5~1m长的位置,该位置用于更新蚯蚓养殖床底料,转移蚯蚓及分离蚯蚓粪。
本明园艺作物栽培和蚯蚓养殖相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挖出垄、畦、沟的三层阶梯状结构,以及垄的右侧面和畦面;
(2)将地膜覆盖垄和畦上,沟不用地膜覆盖;
(3)将牛粪堆成长堆状,形成养殖蚯蚓的蚯蚓养殖床,并在上面覆盖稻草帘或黑色遮阳网;
(4)采用交叉双向滴灌,一向朝垄上的园艺作物进行滴灌,一侧朝畦面蚯蚓养殖床进行滴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南泉家庭农场,未经南安市南泉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