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3883.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郭庆利;郭庆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添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27/033;B24B29/00;B24B29/04;B24B41/00;B24B45/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抛光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抛光机,包括安装底座、抛光组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和驱动电机,安装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抛光组件,安装底座的顶部靠近抛光组件左侧的位置焊接有前支撑架,安装底座的顶部靠近抛光组件右侧的位置焊接有后支撑架,支撑架与支撑架为两种结构完全相同的构件,抛光组件的右下角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安装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本发明可同时对多个管件进行抛光工作,使得抛光的效率提议提高,且该过程采用同一驱动装置,更加的节能,同时,本发明对钢丝毛刷设置有捆扎组件,使得钢丝毛刷不易受损,如若受损,可实现钢丝毛刷的局部更换,既保证了钢丝毛刷的利用率又保证了钢丝毛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除锈抛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抛光机。
背景技术
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管件主要材质有钢材质和塑料材质等。而在钢材质的管件生产中或是应用中,会出现大量的存放,而由于环境的影响,部分钢材质管件的表面已出现锈渍,这时就需要除锈抛光设备对管件表壁的锈渍进行处理。
而目前市场的管件锈渍清除抛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传统的抛光设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是采用单轨道抛光的方式,也就意味着机械在运作时只能对一件管件进行抛光工作,使得的抛光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同时,市面上出现的多管件抛光的设备,驱动装置都是独立的,使得装置的电力消耗增大,在提高抛光效率的同时无法保证装置的节能性;b.传统的抛光设备中抛光盘都是采用一体式设计,当抛光盘上的局部钢丝毛刷损坏时,需更换整个抛光盘,致使抛光盘得不到有效的利用;c.传统的设备中,钢丝毛刷的外漏高度较高,且无捆扎组件,使得在抛光过程中,钢丝毛刷容易折弯和断裂,影响钢丝毛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抛光机,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抛光机,包括安装底座、抛光组件、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和驱动电机,安装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抛光组件,安装底座的顶部靠近抛光组件左侧的位置焊接有前支撑架,安装底座的顶部靠近抛光组件右侧的位置焊接有后支撑架,前支撑架与后支撑架为两种结构完全相同的构件,抛光组件的右下角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安装底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的上端套接有驱动皮带;
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固定圆盘、转动圆盘、第一抛光轮、第二抛光轮、第一轴杆、从动齿轮、第二轴杆、传动皮带和驱动杆,固定圆盘位于抛光组件的外侧,固定圆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固定圆盘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轴杆通过轴承安装在通孔的内部,第二轴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抛光轮,第一连接槽的内部均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的末端焊接有第一抛光轮,第一轴杆的外壁焊接有从动齿轮,第二连接槽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与第二轴杆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驱动杆的前端焊接有主动齿轮,驱动杆的后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固定圆盘的外侧套接有转动圆盘;
所述前支撑架包括滚轮、管件固定孔、调节轮、滑槽、滑块和弹簧,所述前支撑架的顶部为一种O型结构,前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管件固定孔,管件固定孔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管件固定孔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块,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弹簧,滑块的内部嵌入有调节轮,当待处理的管件插入到管件固定孔的内部时,管件的上表壁贴合在滚轮的底部,管件的下表壁贴合在调节轮的顶部,同时,受挤压力的作用滑块沿着滑槽向下滑动,弹簧压缩产生回弹力,待管件抛光完成后,调节轮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以适用于不同管径管件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添研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添研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