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柱根包镶修缮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13401.7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蕾;许晨;陈建;于健;王淼;张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艺轩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槽 燕尾槽 包镶 连接单元 槽口 卡块 立面 柱根 古建筑柱 固定块 卡接 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 上侧壁 柱料 古建筑 相通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柱根包镶修缮结构,包括柱根和第一连接单元,所述柱根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槽口立面,所述槽口立面处设置有第一包镶柱料,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含第一卡槽、第一燕尾槽、第一固定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和第二燕尾槽,所述柱根的槽口立面处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与第一卡槽相通,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燕尾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块,在坚持不改变古建筑原材料及施工工艺原则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包镶接茬部位的刚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包镶部位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修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柱根包镶修缮结构。
背景技术
柱子是古建筑大木构架中垂直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它是构成建筑的最主要构件之一,柱子常年与地面接触或暴露在室外,被风雨侵蚀,非常容易腐朽,掩砌在墙内的木柱因潮湿、通风不良等原因更容易糟朽,木柱腐朽多发生在根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糟朽的部分做局部修缮处理,处理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柱根包镶,另一种是墩接,需根据柱根糟朽的情况而定,当柱根糟朽严重(糟朽面积占柱截面1/2,或有柱心糟朽现象,糟朽高度在柱高的1/5—1/3)时,一般应采用墩接的方法,墩接是将柱子糟朽部分截掉,换上新料,常见的做法是做刻半榫墩接,方法是,将接在一起的柱料各刻去直径的1/2作为搭接部分,搭接长度一般为柱径的1—1.5倍,接茬部分用铁箍2—3道箍牢,以增强整体性,当柱根圆周的一半或一半以上表面糟朽,糟朽深度不超过柱径的1/5时,可采用包镶的方法,目前,常见的柱根包镶是用锯、扁铲等工具将糟朽的部分剔除干净,然后按剔凿深度、长度及柱子周长,制作包镶料包在柱心外围,使之与柱子外径一样,平整浑圆,然后用铁箍将包镶部分缠箍结实,这种传统的柱根包镶措施虽然具备一定的刚度,但在搭接部位的整体性、抗震性能不足,极易发生接茬部分移位的现象,造成柱根受力不均,如遇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地面震动,容易造成柱子包镶接茬部分在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松动移位,造成加固铁箍失效,从而使节点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其次,搭接部位用铁箍缠箍焊接,铁箍容易锈蚀,且这种不可逆加固技术不仅不利于加固件的检修或更换,也不利于柱子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古建筑柱根包镶修缮结构,在坚持不改变古建筑原材料及施工工艺原则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包镶接茬部位的刚度,而且还能够加强包镶部位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柱根包镶修缮结构,包括柱根和第一连接单元;
柱根:所述柱根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槽口立面,所述槽口立面处设置有第一包镶柱料;
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含第一卡槽、第一燕尾槽、第一固定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和第二燕尾槽,所述柱根的槽口立面处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与第一卡槽相通,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燕尾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包镶柱料的侧面上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槽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与第二燕尾槽相对应,所述第二燕尾槽与第二卡槽相通,所述第二燕尾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左侧面固定在第一卡块的右侧面,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对第一包镶柱料进行初步的固定;
其中:还包括第二包镶柱料和连接槽,所述槽口立面的上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包镶柱料设置在槽口立面处,所述第二包镶柱料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槽与固定孔相对应,通过第二包镶柱料填补第一包镶柱料与槽口立面的缝隙。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含连接板和燕尾带,所述连接槽与固定孔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六燕尾槽,所述第六燕尾槽的内部卡接有燕尾带,通过第二固定单元对第二包镶柱料进行初步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艺轩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艺轩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