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蘑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3247.3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东;王明友;周德欢;吴今姬;王教领;丁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B65G6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李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料 输送机构 双孢蘑菇 栽培 菇房 播种装置 拨料装置 覆土装置 立体栽培 码垛装置 研究设计 依次设置 自动码垛 可移动 拆垛 出菇 移出 技术装备 自动化 消毒 室内 清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蘑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装备,包括浅筐输送机构,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浅筐输送机构上的浅筐拆垛机构、可移动发酵料输送播种装置、拨料装置、覆土装置以及设置在浅筐输送机构后方的码垛装置。本发明研究设计了一套发酵料浅筐生产成套技术装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浅筐在栽培室内的立体栽培,并可实现浅筐自动码垛后的整体移进与移出菇房,有利于浅筐及菇房的清洁与消毒,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出菇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蘑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装备,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国内双孢蘑菇生产主要以传统季节栽培为主、工厂化周年生产为辅进行,且对于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相对滞后。由于全套引进欧美双孢蘑菇生产线的投资高,国内仅有少数几个大型公司做了部分引进和模仿,对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或小型工厂化生产者而言,仍停留在以家庭小规模人工栽培为主,配套设备严重不足,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已成为制约中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和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
另外,双孢蘑菇、草菇等一些草腐菌栽培过程中必须覆土,如果不覆土就不会出菇或者很少出菇,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因子,其子实体在覆土后才会发生,在覆土层中扭结长大,这是因为覆土中有益微生物活动,可诱导原基形成,在覆土层料面形成一个温度、湿度较为稳定的小气候环境,覆土也改变了双孢蘑菇生长的营养条件,有利于原基形成。覆土时间是根据菌丝生长程度、环境条件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当菌丝即将长满栽培浅筐时就要开始覆土,通过在接种后20天左右进行。目前,工厂化双孢蘑菇覆土通过覆土搅拌机制作覆土,覆土上料机和拉网机在拖网的配合下,将覆土均匀输送至菇床,而家庭小规模栽培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发酵料上料过程存在以下缺点: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或小型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二次发酵料平铺床架的栽培方式因栽培室内空间限制而不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难题,进而造成菇农上料、下料时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栽培床架为固定式,致使栽培室与整体栽培床架清洁消毒过程不彻底、严重影响下批次双孢蘑菇产量与质量。
2.目前覆土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覆土时,通过拉网机覆土作业,对菇床要求高,在菇床材料、加工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标准化菇房一次性投资高,不适合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式生产,而人工将覆土运送至菇床,劳动强度高,效率低。
为此,针对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式生产过程中二次发酵料全过程自动化处理技术装备进行了设计,以期为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装备的研发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备紧凑、集成度高、节省空间、自动化程度高的双孢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装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孢蘑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装备,包括浅筐输送机构,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浅筐输送机构上的浅筐拆垛机构、可移动发酵料输送播种装置、拨料装置、覆土装置以及设置在浅筐输送机构后方的码垛装置。
所述浅筐拆垛机构包括设置在浅筐输送机构前端上方的拆垛支架和安装于拆垛支架后端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拆垛支架上安装有左、右托板机构,所述托板机构包括托板、气缸以及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一三通接头插接有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托板外端部的连接杆,所述托板的中间套设于固定在拆垛支架上的水平连杆上,所述托板的内端设有用于托住浅筐的水平托板。
所述拨料装置包括拨料滚筒、料位传感器和拨料滚筒调节机构,拨料滚筒安装于位于浅筐输送机构两侧的拨料机架之间,其中心转轴与安装于拨料机架外侧的拨料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拨料滚筒上沿其轴向交错分布有若干组拨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孢蘑菇发酵料浅筐栽培覆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