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3072.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左翼;王昌喜;单高峰;朱思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围堰 下沉 过程 倾斜 问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多组轨道以及移载机构。多组轨道沿固定底座的周侧方向固设于固定底座上。移载机构可滚动地连接轨道上。移载机构包括两滚轮组、水箱和排水组件。滚轮组可滚动地连接轨道上,水箱连接滚轮组上,使得水箱能够沿轨道移动。排水组件向水箱排水以增加水箱的负载,基于钢围堰下沉的方向,水箱能够迅速沿轨道移动至钢围堰的最高处,并且水箱能够及时增加其负载,使得钢围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相对于下沉方向相反的下压力,从而保证钢围堰的平衡,并且钢围堰纠偏施工难度大大降低,施工周期较短。水箱的水能够适应钢围堰下沉方向,同时,降低钢围堰纠偏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围堰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围堰作为桥梁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且在深水基础施工及基坑支护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钢围堰需要在组合完成后通过定位导向装置下沉至泥土上。
在相关技术中,钢围堰在定位下沉中易导致偏移,目前采用千斤顶的方式实现调整,可是,利用千斤顶对钢围堰纠偏投入成本较高,并且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包括:固定底座,用于沿钢围堰本体的外周侧方向固设于所述钢围堰本体;多组轨道,沿所述固定底座的周侧方向固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上;多组所述轨道间隔地布置;及移载机构,可滚动地连接所述轨道上;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两滚轮组、水箱和排水组件;所述滚轮组可滚动地连接所述轨道上;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滚轮组上,使得所述水箱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排水组件固设于所述水箱远离所述钢围堰本体的一侧,且向所述水箱排水以增加所述水箱的负载。
可选地,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抽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而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穿设于所述水箱,且朝向所述水箱中。
可选地,所述水箱的底面设置有排水阀,该排水阀位于两所述滚轮组之间。
可选地,两所述滚轮组分别连接位于两侧的所述轨道;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支座和连接所述滚轮支座的滚轮;所述滚轮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壁贴合于所述轨道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滚轮支座远离所述滚轮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和加强筋;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钢围堰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固定座垂直地连接,而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撑座。
可选地,所述负载纠偏机构还包括拉绳,该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围堰下沉装置,包括上述的所述负载纠偏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滚轮组可滚动地连接轨道上,水箱连接滚轮组上,使得水箱能够沿轨道移动,同时,水箱通过排水组件实现水箱的负载的增加。基于钢围堰下沉的方向,水箱能够迅速沿轨道移动至钢围堰的最高处,并且水箱能够及时增加其负载,使得钢围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相对于下沉方向相反的下压力,从而保证钢围堰的平衡,并且钢围堰纠偏施工难度大大降低,施工周期较短。
另外,水箱通过排水组件实现增重,还有通过排水阀进行减重,使得水箱负载能基于钢围堰下沉状况实现及时调整,并且水箱的水能够适应钢围堰下沉方向,同时,降低钢围堰纠偏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钢围堰下沉过程中倾斜问题的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私人定制健康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