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12296.5 | 申请日: | 201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区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区道明 |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G01D21/02;B63B22/20;F03B13/16;H02N2/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平台 综合监测 海洋浮标 监测装置 压力监测 弹性环 广角镜头 红外测温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下层平台 浮体 并列固定 弹性形变 电源装置 恶劣环境 环套 海面 标本 海洋 监测 外部 运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监测海洋浮标。本发明所述的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包括监测装置,设于所述监测平台上方的外壳,设于所述监测装置下方的浮体,与所述浮体下方连接的下层平台和设于所述下层平台内的电源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平台,红外测温传感器,广角镜头,和压力监测环;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和所述广角镜头并列固定于所述监测平台上;所述压力监测环套设于所述监测平台外;所述压力监测环包括弹性环和设于所述弹性环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环为弹性材料,可将外部引起的弹性形变传至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具有可同时实现多功能监测,且稳定性高,适于在海面恶劣环境下持久运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监测海洋浮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上溢油事件频发,给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损害。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展溢油检测装置的研发。另外,随着人类产生垃圾的持续排放,海面垃圾漂浮物日益增加,如何及时监测海面垃圾漂浮物成为一个棘手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专利公告号为CN205770019U的“自主半潜式溢油实时监测浮标及系统”公开了一种自主半潜式溢油实时监测浮标,包括浮于海面上的上层结构和沉于海面下的下层结构、连接所述上层结构和所述下层结构的平台,设置于所述平台下方的浮体、用于检测海面是否漏油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上层结构上方;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发电单元、红外探温传感器、广角镜头以及单片机;所述下层结构为倒置四棱锥结构,所述上层结构为框架式八面体,所述浮体为四个等间距设置于平台下方,实现对海洋溢油的监测。
然而,现有的这种浮标稳定性差,不适于在海面的恶劣环境下持久运作,无法在不妨碍红外探温传感器和广角镜头对溢油相关图像的采集的同时全方位防止浮标进水。并且,现有的这种浮标监测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其具有可同时实现多功能监测,且稳定性高,适于在海面恶劣环境下持久运作的优点。
一种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包括监测装置,设于所述监测平台上方的外壳,设于所述监测装置下方的浮体,与所述浮体下方连接的下层平台和设于所述下层平台内的电源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平台,红外测温传感器,广角镜头,和压力监测环;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和所述广角镜头并列固定于所述监测平台上;所述压力监测环套设于所述监测平台外;所述压力监测环包括弹性环和设于所述弹性环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环为弹性材料,可将外部引起的弹性形变传至压力传感器;
所述外壳为透明材料,呈半球体结构;
所述下层平台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将所述浮体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平台和蓄电池;所述电源平台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所述电源平台上方,并与所述监测装置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综合监测海洋浮标,可同时实现多功能监测,包括通过监测海洋浮标所受外部压力判断浮标周边海面是否存在垃圾等漂浮物或建筑物。而且,弹性环同时可作为缓冲保护带,用于防止浮标与海面的漂浮物直接发生撞击,保护浮标外部结构,提高浮标的防撞击性能。本发明的综合监测海洋浮标稳定性高,适于在海面恶劣环境下持久运作,在不妨碍红外探温传感器和广角镜头对溢油相关图像的采集的同时全方位防止浮标进水。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为圆柱体结构,有四个,并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监测平台下方,形成稳定平衡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固定于所述监测平台上,并分别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广角镜头、压力监测环和蓄电池电连接,用于将红外测温传感器、广角镜头和压力监测环的测得的数据进行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区道明,未经区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2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