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12164.2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辰;刘应卫;赵然;董子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柏中观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朱凌娇;许亦琳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检测 转接 装置 | ||
1.一种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转接装置至少包括:
储液装置连接板(1),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上设有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与储液装置连接的一侧设有密封圈;
检测装置连接板(2),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上设有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和检测装置排液接口(22),所述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和检测装置排液接口(22)的与检测装置连接的一侧分别设有密封圈;
输液流道(3),用于连通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和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和所述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的数量均大于1个;
2)所述密封圈为柔性O型圈;
3)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上设有孵化腔布置孔(23)和/或检测腔布置孔(24);所述孵化腔布置孔(23)与检测装置上的孵化腔相匹配,所述检测腔布置孔(24)与检测装置上的检测腔相匹配;
4)所述检测装置排液接口(22)的数量为1个;所述液体检测转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元件,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特征1)时,各个输液流道(3)之间不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为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的通孔,和/或,所述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为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液体检测转接装置中,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和/或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处仅有通孔和设于通孔口的密封圈;
2)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与储液装置的液流出口相匹配,和/或,所述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与检测装置的液流入口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相互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热压键合或胶粘。
2)所述输液流道(3)设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或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上;
3)所述输液流道(3)雕刻设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或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上。
8.如权利要求7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括特征3)时,所述输液流道(3)的内径为0.1~1.0mm。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不直接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板(1)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板(2)通过输液流道(3)相连,所述输液流道(3)为输液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流道(3)与所述储液装置液流接口(11)通过倒锥接头连通;和/或,所述输液流道(3)与所述检测装置液流接口(21)通过倒锥接头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液体检测转接装置用于液体检测装置连接领域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柏中观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柏中观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21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