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1607.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宁泽宇;彭浩洋;魏鹏程;李明;高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F17D1/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11756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 管道内介质 开启状态 自动转换 冷却水 混凝土 自动换向控制 冷却水流向 人力资源 云服务器 指令控制 自动换向 不均匀 流动 冷却 个性化 发送 指令 | ||
1.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换向控制柜(3)接收云服务器(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2)发送的第一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三电磁阀(113)处于开启状态,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4)处于关闭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电磁阀(111)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13)处于开启动态,且所述第二电磁阀(112)和所述第四电磁阀(114)处于关闭状态时,混凝土内冷却水按照第一流向流动;
所述自动换向控制柜(3)接收云服务器(1)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2)发送的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三电磁阀(113)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4)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自动换向控制柜(3)控制加压泵(4)关闭;
所述自动换向控制柜(3)根据所述第二指令控制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三电磁阀(113)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阀(112)和第四电磁阀(114)处于开启状态,其中,当所述第一电磁阀(111)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13)处于关闭动态,且所述第二电磁阀(112)和所述第四电磁阀(114)处于开启状态时,混凝土内冷却水按照第二流向流动,所述第二流向与所述第一流向不同;
所述自动换向控制柜(3)控制加压泵(4)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1)获取所述自动换向控制柜(3)的通水控制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1)将所述通水控制数据发送给存储单元(14),其中,所述存储单元(14)实时保存接收到的所述通水控制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1)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13)将所述通水控制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19),其中,所述控制终端(19)展示接收到的所述通水控制数据;以及
所述云服务器(1)所述通过平台交互模块(18)与所述控制终端(19)进行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1)获取策略调控模块(17)根据所述通水控制数据制定的相关策略方案;
所述云服务器(1)将所述相关策略方案发送给所述存储单元(14),所述存储单元(14)保存所述相关策略方案,并通过备份模块(15)进行备份。
4.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装置,包括云服务器(1)、冷却机组(2)、自动换向控制柜(3)、加压泵(4)和混凝土浇筑块(5),所述混凝土浇筑快(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6)的两端均贯穿混凝土浇筑块(5)并延伸至混凝土浇筑块(5)的外部,所述冷却机组(2)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主管(7),所述冷却机组(2)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主管(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主管(8)的一端与冷却水管(6)的一端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块(5)的外部相连通,所述进水主管(7)的一端与冷却水管(6)的另一端且位于混凝土浇筑快(5)的外部相连通,所述回水主管(8)表面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通管(9),所述第一连通管(9)远离回水主管(8)的一端与进水主管(7)表面顶部的一侧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管道内介质流向自动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主管(8)表面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连通管(9)表面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0),所述第二连通管(10)远离回水主管(8)的一端与进水主管(7)表面顶部的另一侧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清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16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片柔性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低碳环保复合型轻质水族鱼缸容器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