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信号特征的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0509.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6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牧;刘柱;王勇;蒲巧林;何维;田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信号 特征 室内 入侵 空间结构 变化 识别 方法 | ||
1.基于无线信号特征的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离线阶段,采集目标环境中的静默信号,即在每个监测点处采集z1条静默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序列Sl={Sl(1),…,Sl(Ml)}(l=1,…,z1),其中,Ml为第l条静默RSS序列的长度,Sl(n)(n=1,…,Ml)为第l条静默RSS序列的第n个RSS矢量;
步骤二、采集目标环境中的入侵信号,即在每个监测点处采集z2条入侵RSS序列Rl′={Rl′(1),…,Rl′(Ml′)}(l′=1,…,z2),其中,Ml′为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长度,Rl′(m)(m=1,…,Ml′)为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第m个RSS矢量;
步骤三、分别计算第l条静默和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RSS均值矢量和
步骤四、计算第l条静默和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互相关系数其中M=min{Ml,Ml'};
步骤五、对于每对静默和入侵RSS序列,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得到l×l′个互相关系数r1,…,rl×l′,并计算rmin=min{r1,…,rl×l′}和rmax=max{r1,…,rl×l′};
步骤六、计算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其中,ωd为数字角频率,窗函数
步骤七、对窗函数能量进行归一化,即其中,Δt为采样周期;
步骤八、计算Fl′(z,ω)=Rl′(z)H(ω,z),其中,Rl′(z)为Rl′(n)的z变换,H(ω,z)为w′(n)e-jωΔt的z变换;
步骤九、计算窗函数的中心横坐标
步骤十、计算第l′条入侵RSS序列在n-μ时刻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并记该RSS序列对应的频率区间为[ω1,ω2];
步骤十一、计算第l′条入侵RSS序列的离散短时功率谱Pl′(n,ωd)=|Fl′(n,ωd)|2;
步骤十二、将频率区间[ω1,ω2]进行m等分,得到每个等分区间的频率宽度Δωd;
步骤十三、计算第l′条入侵RSS序列在频率区间[ω1,ω2]内的平均功率近似值
步骤十四、对于每条入侵RSS序列,重复步骤六至步骤十三,得到z2条入侵RSS序列在频率区间[ω1,ω2]内的平均功率近似值,并用集合表示为
步骤十五、计算
步骤十六、计算
步骤十七、计算pmin=p0-ε和pmax=p0-ε;
步骤十八、计算第l条静默RSS序列的小波系数其中,基波函数为变换尺度,为单位平移量;
步骤十九、记第l条小波系数的最大值为则z1条静默RSS序列对应的小波系数的最大值集合表示为
步骤二十、计算
步骤二十一、在线阶段,在每个监测点处采集未知状态的RSS序列
步骤二十二、计算R0的小波系数并记其最大值为
步骤二十三、若λmax>λ0,转步骤二十四;否则,不存在室内入侵或空间结构变化;
步骤二十四、将R0看作为某条入侵RSS序列,并利用步骤六至步骤十三,计算其平均功率近似值p0;
步骤二十五、若pmin<p0<pmax,存在室内入侵;否则,转步骤二十六;
步骤二十六、计算R0与第l条静默RSS序列的相关系数R0(n)(n=1,…,M0)为R0的第n个RSS矢量,M′=min{Ml,M0};
步骤二十七、记取值在区间[rmin,rmax]内的上述相关系数个数为q1,取值大于rmax的上述相关系数个数为q2,以及取值小于rmin的上述相关系数个数为q3;
步骤二十八、若q1/z1>0.5,则存在室内入侵;若q2/z1>0.5,存在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若q3/z1>0.5,存在空间结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信号特征的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识别方法,关于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识别准则如下:
(1)当λmax>λ0且pmin<p0<pmax时,存在室内入侵;
(2)当λmax>λ0,p0≤pmin或p0≥pmax且q1/z1>0.5时,存在室内入侵;
(3)当λmax>λ0,p0≤pmin或p0≥pmax且q2/z1>0.5时,存在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
(4)当λmax>λ0,p0≤pmin或p0≥pmax且q3/z1>0.5时,存在空间结构变化;
(5)当λmax≤λ0时,不存在室内入侵和空间结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5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疏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饰项链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