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远程诊疗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10257.1 申请日: 2019-07-08
公开(公告)号: CN110349661A 公开(公告)日: 2019-10-18
发明(设计)人: 艾炳蔚;艾钰璇;艾丽蓉;刘西洋;林以兵 申请(专利权)人: 艾炳蔚;艾丽蓉;艾钰璇;刘西洋;林以兵
主分类号: G16H40/67 分类号: G16H40/67;G16H20/40;G16H50/20;G16H80/00;A61H39/08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朱小兵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灸 针灸医师 远端 远程诊疗系统 力学参数 医疗资源 针刺 虚拟 参数采集单元 人体穴位模型 数据上传单元 传感器采集 物联网技术 比对分析 混合现实 纠错单元 偏差反馈 生成单元 实时比对 实时同步 应用生物 远程医院 针灸操作 针灸医生 针灸治疗 比对 传感 旅途 修正 反馈 共享 网络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远程诊疗系统,包括人体穴位模型生成单元、参数采集单元、数据上传单元、比对分析纠错单元,由传感器采集针灸手法力学参数,通过网络实时同步到远程医院针灸医师,与远端针灸医生对真实患者的针刺手法力学参数实时比对,针灸医师依据比对偏差反馈修正针灸治疗操作,同时远端真实患者针后感应如酸麻胀重实时反馈到针灸专家端的虚拟患者,针灸专家据此不断调整针刺手法。本发明应用生物传感、物联网技术、混合现实MR技术,针灸专家在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头部医院针对由MR展现的虚拟患者实施针灸操作,稀缺针灸专家不再需要旅途奔波,即可高效指导远端针灸医师,实现稀缺优质医疗资源高效共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针灸的远程诊疗领域,涉及AR技术、数据远程传输,力学传感和光纤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刺手法是针灸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环节。不同的针刺手法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采用适宜的针刺手法是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由于渊源、师承关系的不同,历代医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针刺手法。而由于技术的限制,针刺手法缺乏可遵循的统一客观标准,操作过程无法进行详细的量化,令后学者“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以致于给后世医家学习、继承和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也影响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和提高。

目前针灸临床科研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① 针刺手法的客观量化。针刺手法客观量化的主要参数有提插、捻转的力度,角度和速度,杨华元等[1]研制出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仪,能在人体上进行各种针刺手法操作,并将操作时的针刺手法完整地变换成电信号,使手法参数与针刺效应对应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手法的受力分析研究[2],从中寻找运针过程中物理量变化特点和规律,建立计算机针刺手法模拟系统[3],为针刺手法的规范操作及临床科研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丁光宏等[4,5]应用现代集成电路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研制出能在人活体上测试各种针刺手法并能感受施针者和受针者相互作用力的检测系统,发现针体上的拉压力和扭转力矩的波形及数值可以反映不同手法的针体受力过程,进而能反映不同手法参数。李庆华等[6]研制成功一种检测中医针刺手法的量化传感针。该传感针配合相应的计算机采集硬件和软件系统,能够对针刺手法过程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和分析。对检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针体上的受力在针刺过程中变化十分敏感,输出波形可以清楚识别运针的细节,其变化规律和中医学关于针刺手法的描述相吻合。通过对人体穴位进行均匀提插和捻转操作,实现了针刺过程中针体受力的定量化测量,为针刺手法的研究和针刺疗效的客观描述提供了实验手段和科学依据。但这些对针刺手法的量化只能是操作者手法的客观显示,无法实现远程手法学习和针灸临床指导。

② 针灸的远程医疗教学。目前人们可以进行远程手术会诊、教学;进行中医远程会诊,患者上传症状,检查报告,舌苔脉象等,一个或数个医生讨论确定诊疗方案,然后下传给患者。而针灸临床治疗就很难做到这些,因为每个医生针刺的手法不完全一致,无法客观量化;同时各人针刺手法操作的图谱曲线无法上传,相互之间手法不能对比识别。即上级医生无法直接操作或指导下级医生的针刺手法操作,而下级医生也不能学习或重复专家的针刺手法。

③ AR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AR 技术是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综合在一起的崭新技术,是虚拟现实(VR)技术的延伸,它借助光电显示技术、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并将虚拟对象准确地放置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能够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增强了使用者与外界交互的感受。AR技术可直接将虚拟建模图像与患者真实情况叠加,减少医生的主观想象,可实现同时观看导航图像和真实患者,进一步提升操作的安全性和精准性,降低操作失败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炳蔚;艾丽蓉;艾钰璇;刘西洋;林以兵,未经艾炳蔚;艾丽蓉;艾钰璇;刘西洋;林以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