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发光样品发光强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0011.4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高琛;何潭;陈根;鲍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J1/40;G01J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系统 发光样品 快速测量 快速分析 多样品 高效率 光纤束 发光 采集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样品发光强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基于光纤束对多个发光样品的发光强度进行快速测量,能够同时高效率地采集大量微弱发光信号,便于实现快速分析处理,同时也兼具成本低、制作简单和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样品发光强度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发光样品发光强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准确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挽救更多的濒死心肌及改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体外诊断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的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定识别分子与心肌梗死时人体分泌的特定蛋白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并检测反应时的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来分析特定蛋白的浓度。肌钙蛋白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肌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小时是再灌注的“黄金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实现心肌水平的再灌注,可挽救的心肌数量将急剧增多。因此,快速诊断要求将分析的时间(即从采样到出检测报告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但是,由于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后4~6小时才在外周血液中逐渐增高,在12~24小时达到峰值,不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应用多重标志物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发展趋势。临床研究显示肌钙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与和肽素的联合应用,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多重标志物的应用,将弥补目前单一标志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与敏感性不能兼顾的缺陷,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性。
在光学上,多重标志物的应用对应于多个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样品的同时发光。对多个发光样品发光强度的分析常采用成像的方式进行:以光学镜头将多个发光样品的发光图像投影到CCD相机的光学敏感面上,由CCD相机采集此发光图像,进而分析各个发光样品的发光强度。然而,由于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都比较弱,并随时间快速衰减,这就给多个发光样品的快速测量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样品发光强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可以快速测量多个发光样品的发光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样品发光强度的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
样品盒,所述样品盒用于放置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样品;
光纤束,所述光纤束包括多个与所述发光样品一一对应的光纤子束;
其中,所述光纤子束一端与所对应的发光样品相对设置,另一端耦合到CCD相机;所述光纤子束作为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对应的发光样品的光强信息,所述CCD相机用于基于所述光强信息成像。
优选的,在上述测量系统中,所述CCD相机具有用于和所述光纤子束耦合的光学敏感面;
所述光纤子束包括至少一根光纤,所述光纤纤芯的横截面积为S1,光纤芯层的折射率为n1,光纤包层的折射率为n2。
优选的,在上述测量系统中,所述光纤子束直接和所述光学敏感面耦合;
其中,A为所述光纤束直接与所述光学敏感面耦合采集发光样品光强信息的方法相对于光学镜头成像方法的光强采集增益;η1为光学镜头成像方法对单个发光样品的光强采集率;η2为所述光纤束对单个发光样品的光强采集率;N为所述光纤子束中光纤的根数,N为正整数,S为单个所述发光样品的表面面积;β为光学镜头的放大率;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
优选的,在上述测量系统中,所述光纤子束通过辅助镜头和所述光学敏感面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