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9776.6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宾;崔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8;H01R13/59;H01R13/595;B60L53/16;B60L53/302;H01B7/42;H01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忠庆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 电缆 电缆外皮 充电枪 内循环液 容纳腔 内皮 螺母 连接结构 铜线 冷却液 外壁 外锁 接线端子连接 水槽 编织导体 电缆铜线 高效冷却 进液端 通水槽 夹层 铆压 内壁 压接 返回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电缆包括:铜线、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上设置有多条通水槽;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Ⅱ,其具有容纳腔Ⅱ和容纳腔Ⅲ;容纳腔Ⅱ内铆压铜线;电缆内皮的一端位于容纳腔Ⅲ内;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上,且将电缆外皮的端部压接在外锁螺母Ⅱ的内壁和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之间。本发明将冷却液通入电缆铜线内并流动至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内,然后通过电缆外皮和电缆内皮的夹层通水槽返回至冷却液进液端,实现了对电缆的高效冷却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充电枪充电接口方面,目前国标有交流充电口和直流充电口,传统的传导式充电口可承受的最大电流是250A(配大于或等于70mm2的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应用及检验,目前直流大功率充电产品随使用时间增加温升增加明显,250A左右的电流就会出现发热严重继而出现烧蚀情况,并且该问题呈现日渐蔓延之式,当充电电流超过250安培时,因为散热条件不好,电缆导线的温度、充电枪接线端子的温度、电缆的接头铜鼻子的温度过高,而不能使用。为减少充电时间,增大冲电电流,需要设计500A大电流液冷电缆,以解决大电流充电产生发热及稳定性差等问题,现有的大电流液冷电缆中,由于传统的电缆端头与冷却液管之间没有可供使用的连接方法,其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电缆连接方法均是用于连接传统的干式电缆的,其无法在上述的大功率液冷电缆与电缆电极连接后再有效的连接冷却液管,即其无法有效保障液冷导管的流动路径通畅,若使用现有的连接方法连接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液冷电缆内的液冷导管就会被挤压堵塞而无法提供液冷介质的流动通道,从而导致电缆在充电过程中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烧毁现象,因此,为推广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的应用,现在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连接结构,用来保障上述大功率液冷电缆与冷却液管连接后的液冷导管流动通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充电枪用电缆与充电枪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包括:
与充电枪连接的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和与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缆;
所述电缆包括:多股缠绕的铜线、依次包裹在铜线外的编织导体层、电缆内皮和电缆外皮;所述电缆外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Ⅰ;所述电缆内皮的内壁上轴向均匀设置有多条通水槽Ⅱ;
所述内循环液冷接线端子包括:
接线端子Ⅱ,其具有连通的阶梯型容纳腔Ⅱ和容纳腔Ⅲ;所述容纳腔Ⅱ内铆压电缆一端的裸露铜线;所述电缆内皮的一端位于容纳腔Ⅲ内,且容纳腔Ⅲ的端部和内壁与电缆内皮之间均留有通水间隙Ⅱ;
外锁螺母Ⅱ,其一端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电缆外皮的端部上,且将电缆外皮的端部压接在外锁螺母Ⅱ的内壁和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外锁螺母Ⅱ的一端与接线端子Ⅱ的外壁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外锁螺母Ⅱ相匹配的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接线端子Ⅱ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圆锥面Ⅲ,所述外锁螺母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圆锥面Ⅲ相匹配的内圆锥面Ⅲ;所述电缆外皮的端部压接在外圆锥面Ⅲ和内圆锥面Ⅲ之间。
优选的是,多条所述通水槽Ⅰ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多条所述通水槽Ⅱ为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波浪形、正方形、梯形的通槽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编织导体层与电缆内皮之间留有间隙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头、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儿童触电单相两极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