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山茱萸肉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9438.2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雅;李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40 | 分类号: | A61K36/4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茱萸肉 蒸制 萸肉 生产条件参数 规范化生产 成分变化 一致性好 有效保障 黄酒 渗入 生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酒山茱萸肉的生产方法,包括净制、蒸制、干燥等工序,本发明规范化生产酒萸肉,生产条件参数能一致性好,本发明采用蒸制工艺,能保证黄酒渗入萸肉中,同时,有助于山茱萸肉中有效成分变化,增加,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炮制技术,具体是酒山茱萸肉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Sieb. et Zucc.),别名:药枣、天木籽等,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山茱萸科,生于海拔400米-1500米,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
其是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伞形花序生于枝侧,花萼阔三角形,花瓣舌状披针形,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酒山茱萸肉的生产方法,规范化生产,能保证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酒山茱萸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的包括以下过程:
(1)、将原药材山茱萸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后,才能进入净制工序,净制工序要求清洁卫生,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2)、净制:取原药材山茱萸,除去杂质及果核,杂质含量不得过3%;
(3)、蒸制工序:取净山萸肉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透,闷润时间:1-2小时;每100kg净山萸肉用黄酒10-30kg;辅料标准:黄酒味纯香,紫褐色,符合质量标准;
取用黄酒闷润后的山萸肉放入蒸锅,进行常压蒸至表面紫黑色或黑色;微有酒香气;蒸制温度:95-100℃,蒸汽压力0.2-0.4mpa,蒸制时间:5-6小时,保温闷制过夜;取出,晾1-2小时,拌回蒸液,稍晾;
(4)干燥工序:烘箱进行干燥,干燥温度:70-80℃,干燥厚度:3-5cm,经常翻动,干燥时间:3-4小时;或用阳光房干燥,干燥厚度:3-5cm,经常翻动,干燥时间:4-6小时;
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酒萸肉因干燥温度过高造成过火等质量问题;
(5)包装检验入库。
本发明规范化生产酒萸肉,生产条件参数能一致性好,本发明采用蒸制工艺,能保证黄酒渗入萸肉中,同时,有助于山茱萸肉中有效成分变化,增加,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酒山萸肉生产操作过程:
1、原药材山茱萸称量和预处理:
从合法定点供货单位购进原药材山茱萸,原药材须检验合格由质量管理部门签字盖章后,原料库管员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在现场QA的监控下,办理原药材出库手续。进入生产操作过程。
称量用的衡器(磅砰)应定期校验,做好校验记录,并在已校验的衡器上(磅砰)贴上校验合格证,称量衡器使用前应由操作人员(原料仓管员)进行校正。
原药材(山茱萸)应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预处理)后,才能进入净制工序,净制工序要求清洁卫生,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2、净制工序: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净制岗位职工严格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现场QA监督下,逐项核对原药材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检查无误后取原药材山茱萸,除去杂质及果核。杂质含量不得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