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贝壳制备贝质瓷的方法及贝质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8897.9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志;刘绍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24 | 分类号: | C04B33/24;C04B33/132;C04B33/34;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曹柳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贝壳 制备 贝质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贝壳制备贝质瓷的方法及贝质瓷。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贝壳置于醋酸溶液中浸泡1~2min,取出粉碎成贝壳粉;按照原料质量比将长石、铝硅尖晶石、硅微粉、黏土、水与贝壳粉进行球磨处理,出磨后除杂、过筛,压滤除去多余水分,制成含水率24~25%的泥料,将泥料成坯体,并进行修整、干燥、施釉,在(1240~1280)℃中进行烧成,得到贝质瓷。本发明以醋酸对贝壳浸泡处理后直接作为配料,避免多余的钙进入熔体,引入硅微粉促进坯体在低温烧结,提高高温下坯体中熔体的粘度,扩大产品烧成温度范围,并解决了利用贝壳生产的瓷器产品变形的问题。由此获得的贝质瓷产品成品率高,收缩率小、吸水率低,气孔较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贝壳制备贝质瓷的方法及贝质瓷。
背景技术
贝壳是贝类海产品取出可食用的肉部分后产生的副产品,常见的贝类海产品中,贝壳占贝类质量的60%以上。贝壳的主要处理方式是煅烧制成贝灰,但是由于煅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经被环保部门禁止。此外,贝壳还可以用于入药、制作工艺品,作为饲料添加剂等,但是这几种方式消耗贝壳的速度相对于养殖技术产出的贝壳数量而言非常缓慢。大量的贝壳变成垃圾,遍布沿海滩涂和乡间田野,一方面占用宝贵的土地和滩涂资源,另一方面废弃的贝壳中含有的有机质在空气中被氧化、腐败并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现有技术中有将贝壳用于建筑中,如制成复合型环保建筑陶瓷,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孔隙,因而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且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又有现有技术将其制成贝壳瓷,如将贝壳与熟料、骨粉、硅砂土、粘土混合后,加入有机增塑剂,制成坯体,其熟料中包含贝壳、滑石、长石组分,熟料的制备是将贝壳、滑石和长石进行混料、压滤脱水并1280℃煅烧得到钙镁硅酸盐熟料,为了解决产品易于变形问题,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方式,及含铅的熔块釉,从而获得收缩率小、不易变形的贝壳瓷。该制备方法需要对混合物料进行酸洗,并加入有机增塑剂,同时还需要两次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同时熔块釉还会有铅等重金属的溶出,有机增塑剂在高温下分解容易造成气泡、针孔等缺陷,无法满足大规模推广应用,解决贝壳污染环境问题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贝壳瓷存在的制备工艺复杂,烧成变形大、烧成范围狭窄,含有铅等重金属以及气孔多、吸水率大、成品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贝壳制备贝质瓷的方法及其得到的贝质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贝壳制备贝质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洁净的贝壳浸泡于醋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2min,取出贝壳并粉碎成贝壳粉;
按照原料质量比例将长石、铝硅尖晶石、硅微粉、黏土、水与所述贝壳粉进行球磨处理,除杂、过筛,压滤去多余水分,制成含水率为24~25%的泥料;
将所述泥料制成坯体,并进行修整、干燥、施釉处理,转移至窑炉中在(1240~1280)℃的温度下进行烧成处理,得到贝质瓷;
其中,以所述贝质瓷原料质量百分含量为100%计,包含以下原料组分:
相应地,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贝质瓷。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直接用醋酸浸泡处理过的贝壳为配料,不用煅烧成熟料,避免了煅烧后熟料钙离子溶出使泥浆碱性大,需要酸洗的麻烦,简化工艺流程,节约煅烧能耗,没有酸洗废水排放;同时利用贝壳中有机物的增塑作用,解决泥料塑性较差,需要在练泥过程中添加有机增塑剂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贝壳加入量,避免多余的钙进入熔体,同时引入硅微粉促进坯体在低温烧结,提高高温下坯体中熔体的粘度,扩大烧成温度范围,解决了贝壳生产的瓷器产品变形的问题,实现了一次烧成,产品成品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