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7277.3 | 申请日: | 201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正 型直态 保持 光纤 跳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属于光纤领域,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包括内玻璃芯、外保护玻璃芯、内包层和弹性外包层,外保护玻璃芯、内包层和弹性外包层由内而外依次包裹于内玻璃芯外端,内包层与弹性外包层之间设有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包括多个自矫正弹片,在光纤跳线内层设置有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可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光纤跳线的伸直状态,有效保护光纤跳线内部的玻璃芯,即使意外受力弯曲,该凹凸型自矫正组件也能起到极佳的缓冲作用,且在力消失后,能够再次恢复伸直状态,使得光纤跳线不易受到二次弯折,降低光纤跳线内部玻璃芯的折断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光纤跳线用来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的跳接线。有较厚的保护层,一般用在光端机和终端盒之间的连接,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光纤数据传输以及局域网等一些领域。光纤跳线(又称光纤连接器)是指光缆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一端装有插头则称为尾纤。光纤跳线(Optical Fiber PatchCord/Cable)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65μ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光纤在使用中不能过度弯曲和绕环,这样会增加光在传输过程的衰减,且弯曲半径一旦小于15cm,光纤内部的玻璃芯就会折断,导致信号传输失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跳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弯曲状态,特别容易因受到外界二次挤压而折断光纤跳线内部的玻璃芯。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它在光纤跳线内层设置有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可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光纤跳线的伸直状态,有效保护光纤跳线内部的玻璃芯,即使意外受力弯曲,该凹凸型自矫正组件也能起到极佳的缓冲作用,且在力消失后,能够再次恢复伸直状态,使得光纤跳线不易受到二次弯折,降低光纤跳线内部玻璃芯的折断概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矫正型直态保持光纤跳线,包括内玻璃芯、外保护玻璃芯、内包层和弹性外包层,所述外保护玻璃芯、内包层和弹性外包层由内而外依次包裹于内玻璃芯外端,所述内包层与弹性外包层之间设有凹凸型自矫正组件,所述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包括多个自矫正弹片,且多个自矫正弹片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内包层和弹性外包层之间,在光纤跳线内层设置有凹凸型自矫正组件,可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光纤跳线的伸直状态,有效保护光纤跳线内部的玻璃芯,即使意外受力弯曲,该凹凸型自矫正组件也能起到极佳的缓冲作用,且在力消失后,能够再次恢复伸直状态,使得光纤跳线不易受到二次弯折,降低光纤跳线内部玻璃芯的折断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自矫正弹片为弧形状,且自矫正弹片的凸形弧面朝向内玻璃芯的轴心处,此种设计能够增强整个光纤跳线的抗压能力和恢复能力,光纤跳线受到外力挤压时,直接受力的自矫正弹片会变形挤压相邻的自矫正弹片,多个自矫正弹片之间相互挤压从而及时将局部的力进行分散,保护光纤跳线内部的玻璃芯免受挤压;另外,弧形的自矫正弹片在受力时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且在力消失后能够利用弧形状的自矫正弹片回弹性能迅速恢复伸直状态,使得光纤跳线不易受到二次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纤耦合的高机械强度快速自定位锁止结构
- 下一篇:光子集成电路封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