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6977.0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蒋凤娟;沈小鹏;朱国萍;吴深;张静宜;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90 | 分类号: | C12N15/90;C12N1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表达元件 多克隆酶切位点 表达载体 构建 特异性序列 结构序列 基因工程技术 动物模型 酶切位点 中间连接 转染效率 核酸酶 受限制 酶切 成功率 应用 基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涉及gRNA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包括如下结构:多克隆酶切位点I‑U6启动子‑gRNA特异性序列1‑结构序列‑中间连接序列‑U6启动子‑gRNA特异性序列2‑结构序列‑多克隆酶切位点III,设计的双重gRNA全套基因表达元件两端各有一处多克隆酶切位点,这些酶切位点方便之后与表达载体进行连接,且表达载体不受限制,因此可以将此双重gRNA全套基因表达元件直接连接到Cas9核酸酶表达载体中,以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与基因编辑的成功率,中间存在多克隆酶切位点,可利用这些酶切位点将双重gRNA系统“拆分成”两个单gRNA系统,由此构建各种动物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RNA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编辑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其中CRISPR/Cas9更是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时间和成本都很低的优势,迅速风靡世界。CRISPR/Cas9系统中,Cas9核酸酶需要在crRNA和tracrRNA的协助下才能识别目的序列,然后对目的序列进行剪切以形成断裂的双链,从而进行基因编辑。之后经过改造,将crRNA和tracrRNA融合成一个RNA分子,即gRNA。
而CRISPR/Cas9系统中,Cas9核酸酶可以在一个gRNA的协助下进行单位点的基因编辑,也可以在多个gRNA的协助下进行多位点的基因编辑。目前单点编辑最为普遍,但单点基因编辑仅能在特定位点引入双链DNA断裂,如要移除基因组上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则无法实现,需依赖多位点基因编辑;另外,在科研和疾病治疗中,有时需要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因进行编辑,单点基因编辑则无法实现,需依赖多位点基因编辑。目前多位点基因编辑中以双位点基因编辑应用最为广泛,即同时利用两个gRNA引导Cas9核酸酶对同一基因组的两个位点进行编辑。
申请人对于双位点基因编辑现有的方式研究发现,常用的双位点基因编辑由于载体的限制,存在转染成功率低,表达水平不一致的问题,上述问题会带来筛选时间和精力的增加。同时由于需要合成多个较长片段,极大地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速、高效并且低成本地生成不受载体限制的双位点基因编辑的双重gRNA全套基因表达元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包括如下结构:多克隆酶切位点I-U6启动子-gRNA特异性序列1-结构序列-中间连接序列-U6启动子-gRNA特异性序列2-结构序列-多克隆酶切位点III。
可选的,所述结构序列包括骨架、框架及终止序列。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序列包括多克隆酶切位点II。
可选的,所述gRNA特异性序列1和gRNA特异性序列2均具有SEQ ID NO.1或SEQ IDNO.2的碱基序列。
一种双重gRNA的基因表达元件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计、合成引物并纯化,所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F1、F4、F5、F8和Fa,分别依次具有SEQ ID NO.3~7的碱基序列,反向引物F2、F3、F6、F7和Fb,分别依次具有SEQ ID NO.8~12的碱基序列;
以pGEM-T/U6-gRNA-X为模板,以引物F1、F3和F4、F2,第一次PCR扩增出构成U6-gRNA-1的DNA片段A和B,引物F5、F7和F8、F6,第一次PCR扩增出U6-gRNA-2的DNA片段C和D,并采用重叠PCR扩增将DNA片段A和B融合成U6-gRNA-1,C和D融合成U6-gRNA-2;并向U6-gRNA-1融合体系中加入引物F1、F2,U6-gRNA-2融合体系中加入引物F5、F6后,进行第2次PCR扩增,得U6-gRNA-1和U6-gRN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