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6777.5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斌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3/12;C08L97/00;C08L97/02;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30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抗冲击性能 木屑 石墨 抗变形 耐冲击 聚丙烯 挤出 纤维 自制 硅酸盐 抗变形能力 纳米级颗粒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改性乳液 混合研磨 碱液水解 紧密粘结 有机分子 增强纤维 植物纤维 制作过程 挤出机 木质素 耐变形 纤维料 自粘膜 共挤 热压 粘结 力学 嵌入 制备 秸秆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共挤自粘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木屑与石墨混合研磨,将自制改性乳液、自制纤维料、聚丙烯混合,再投入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后热压即得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将木屑与石墨混合,利用从木质素中提取的有机分子提高保护膜中各成分之间的紧密粘结程度,增强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能,还能减少保护膜在制作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利用碱液水解二氧化硅形成硅酸盐成分,增强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能和抗变形能力;从秸秆中提取植物纤维成分,使纤维中嵌入二氧化钛纳米级颗粒,增强纤维的力学强度和韧性,利用纤维成分粘结保护膜中各成分,使保护膜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变形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挤自粘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护膜按性质分可分为涂胶膜和自粘膜,自粘膜是自粘性保护膜的简称,用来保护表面易损的塑料薄膜,较涂胶膜来说,自粘膜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无残胶、粘着力稳定、成本低以及利润高,近年来自粘膜成为市场的主流。自粘膜一般是以共挤的方式生产,在一次成型的共挤自粘膜领域,由于工艺和配方的难度都较大,目前只能做出低粘度的共挤产品。目前市场上高粘产品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解卷难、解卷力差,产生气泡等,在生产过程中,粘性层也会出现粘辊,褶皱,收卷起泡等现象。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对于无纺布基材的保护膜,是将无纺布作为保护膜的一层材料,用于保护膜的生产,现有的保护膜结构为无纺布+胶层+PE膜+胶层;但其存在防滑、防水性能差,易分层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具体地,采用倒入水,兜24h后,其水余量为30%左右;使用周期在2-3个月。
石墨烯是由sp杂化的碳原子按照六边形紧密堆积排列得到的单层二维蜂窝状结构,其厚度仅为0.335个纳米,是目前最薄的一种二维材料。石墨烯异常稳定的完美晶格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的热导率,高比表面积,可调带宽,良好的电学、机械性能等。石墨烯的强度高达130GPa,是目前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石墨烯柔韧性极好,可被应用于超轻防弹衣和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等领域。石墨烯具有优异的隔氧隔水功能,可作为防腐蚀层,用来保护需要保护的物品表面。
当前,许多电子产品的机身边缘和屏幕玻璃都设计成弧形,即在平面玻璃或平直机身的基础上对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屏幕和机身整体的视觉效果,同时改良手感。然而对于弧边屏幕,目前市场上普通PET保护膜或钢化玻璃弧边部分无法完美地贴合于屏幕或机身,且贴合后弧边部分会裸露出来,贴合不易,使用时会刮手且影响视觉效果。
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片材加工成各种制品的一种较特殊的塑料加工方法。片材夹在框架上加热到软化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使其紧贴模具的型面,以取得与型面相仿的形状,冷却定型后,通过模切机刀模切合成特定形状。
热压成型曲面膜是根据其曲面屏幕的特点推出的一种新型膜,以弥补钢化玻璃难以弯曲的缺点。然而市场上出现的热压成型曲面膜多为普通三层热压膜,其性能不稳定,其主要表现在热压后成型差,粘贴层与屏幕贴合剥离力低,随着时间蠕变而产生起边。
目前保护膜存在:易变形、易产生气泡、抗冲击力差等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优良的保护膜对共挤自粘膜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保护膜易变形、易产生气泡以及抗冲击力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冲击抗变形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斌,未经彭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二醇作为活性成分在功能母粒上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