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空开吸合零点的自动校准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6497.4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票;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9/1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空开吸合 零点 自动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空开吸合零点的自动校准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中央处理器首次接收外部的吸合指令时,向电器下发吸合指令并获取继电器的初始吸合提前时间;中央处理器再次接收外部的吸合指令时,根据初始吸合提前时间调整向继电器下发吸合指令的时刻;中央处理器检测吸合指令下发的时刻至继电器完全吸合的时刻所用时间,并处理得到继电器的当前吸合提前时间;中央处理器再次接收外部的吸合指令时,根据当前吸合提前时间调整向继电器下发吸合指令的时刻。本发明使得智能空开的继电器能够始终吸合在电压零点附近,实现无电弧分断,同时有效避免由于继电器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吸合零点漂移现象,有效提升智能空开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开关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空开吸合零点的自动校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用电设备都是通过开关类设备连接到供电电网中的,目前电网主要采用50赫兹或者60赫兹的交流电,交流电的特征是电压、电流按照频率根据正弦波的规律周期性变化。正弦波的每个周期有两次电压过零点和两次电流零点,一个世纪以来,能够在电压过零点闭合,电流过零点分断,一直是理想开关的追求。
空气开关,又名空气断路器,是断路器的一种。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空气开关是低压配电网络和电力拖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器,它集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身。除能完成接触和分断电路外,尚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用于不频繁地启动电动机。随着负载种类、容量的增加,空气开关的寿命普遍较为短暂。根据认证规范,满负载能承受3000次安全开闭就合格,相比于目前工业生产过程日益增长的日工作密度,这一指标离目前工业电气控制需求差距甚远,极大地限制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无故障运行周期,威胁到工业设备的用电安全,也难以完成要求开关更加频繁启停而减少空转率的节能降耗需求。交流电在过零点时刻完成投切,将大大减小投切操作对电网、负载、及开关本身的冲击,有效保障供电侧和用电侧的安全、稳定,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空气开关出厂时为其预先设定标准吸合时间的方法来避免由于空气开关无法精确在电压过零点闭合造成打火,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空气开关内部的继电器弹片随之出现老化,空气开关进行合闸操作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电压过零点漂移的现象,容易引起继电保护的误动作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甚至导致系统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空开吸合零点的自动校准方法,所述智能空开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一继电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外部的吸合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根据所述吸合指令将所述智能空开的供电网络的交流电压信号的电压零点作为所述吸合零点进行吸合;
所述自动校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中央处理器首次接收外部的吸合指令时,向所述电器下发所述吸合指令并获取所述继电器的初始吸合提前时间;
步骤S2,所述中央处理器再次接收外部的所述吸合指令时,根据所述初始吸合提前时间调整向所述继电器下发所述吸合指令的时刻,并向所述继电器下发所述吸合指令;
步骤S3,所述中央处理器检测所述吸合指令下发的时刻至所述继电器完全吸合的时刻所用时间,并处理得到所述继电器的当前吸合提前时间;
步骤S4,所述中央处理器再次接收外部的所述吸合指令时,根据所述当前吸合提前时间调整向所述继电器下发所述吸合指令的时刻,并向所述继电器下发所述吸合指令,随后转向步骤S3。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供电网络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实时检测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的电压零点;
则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智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